武德
拼音: | wǔ dé |
注音: | ㄨˇ ㄉㄜˊ |
武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武道。运用武力所应遵守的准则。如平定祸乱等。
指《武德舞》。
引证解释:
⒈ 武道。运用武力所应遵守的准则。如平定祸乱等。
引《国语·晋语九》:“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有武德以羞为正卿,有温德以成其名誉。”
《尉缭子·兵教上》:“此之谓兵教,所以开封疆,守社稷,除患害,成武德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梁启超《<中国之武土道>自叙》:“我神祖黄帝,降自崑崙,四征八讨,削平异族,以武德貽我子孙。”
⒉ 指《武德舞》。参见“武德舞”。
引《史记·孝文本纪》:“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司马贞索隐引应劭曰:“今言‘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者,其乐总象武王之乐……《五行》即《武舞》,执干戚而衣有五行之色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高祖,《四时》广於孝文。”
国语词典:
革命军人必须兼备的德性。我国固有的武德,就是智、仁、勇,也就是岳武穆所说的智、信、仁、勇、严五种固有的道德和精神。
词语翻译
德语
网络解释:
武德 (武术品德)
- 1、扶贫济困是习武之人最基本的武德。
- 2、据族谱记载,林春庆“膂力过人”,咸丰年间“上游从戎有功,蒙庆制军请叙,准以军功守备用”,后来得授武德骑尉,诰封武功将军。
- 3、陈师武德高风亮节,尊师爱徒,为中华武术发扬光大贡献卓越。
- 4、严冬已降临修武德森林,且横跨许多的沼泽地并延展到北国,那里有惠比寺屹立在海上。
- 5、迈入中年,于永波开始琢磨如何将螳螂拳传得更久更远,他计划下半年着手整理螳螂拳谱和心得,著书立说将螳螂拳的武德和精髓更地传承下来。
- 6、建议散打运动在完善技术体系的同时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加强散打礼仪和武德的构建。
字义分解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笔划8
- 繁体武
- 五笔GAHD
- 五行水
1.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2.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3.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