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望
拼音: | zhǔn wàng |
注音: | ㄓㄨㄣˇ ㄨㄤˋ |
准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辨正方位。 2.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3.犹对等,平等。
引证解释:
⒈ 谓辨正方位。
引《三国志·魏志·牵招传》:“招準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⒉ 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引《晋书·裴秀传》:“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準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自晋頠作準望,为地图之宗,惜其不传於世。至宋朱思本纵横界画,以五十里为一方,即準望之遗意也。”
⒊ 犹对等,平等。
引《魏书·成淹传》:“二国交和既久,南北皆须準望。”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九年》:“二国之礼,应相準望。”
胡三省注:“準,揆平之物;又其义,拟也,倣也。对看为望。月有弦望。 《后汉·律历志》:‘分天之中,相与为衡,谓之望。’谓月望,日月正相对,其平如衡。準望之言,义取诸此。”
网络解释:
准望
字义分解
- 拼音zhǔn
- 注音ㄓㄨㄣˇ
- 笔划10
- 繁体準
- 五笔UWYG
- 五行土
(1)(动)准许:批~|不~。
(2)(名)标准
(3)(动)依据;依照:~前例处理。
(4)(动)准确:~时|瞄~|钟~|投得~。
(5)(副)一定:~去|~能完成。
(6)(形)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的:~尉|~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