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
拼音: | lǐ bù |
注音: | ㄌ一ˇ ㄅㄨˋ |
礼部的意思
词语解释:
礼部
(1) 官署名,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
英
引证解释:
⒈ 官署名。本为西汉时尚书的客曹。 三国魏时有祠部, 北魏有仪曹, 北周始称礼部。 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包括客曹及祠部之职掌,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之政令,长官为礼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 清末废部,改设典礼院。
国语词典:
古代官署。汉时为尚书的客曹,至北周始称为「礼部」。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礼部尚书为其长官。清以后改为典礼院。
网络解释:
礼部
- 1、潘炎,礼部侍郎,坐刘晏婿,贬澧州司马。诗一首。
- 2、当日,在礼部外交司内,日使安达泰盛和陈宜中张世杰刘苏义林正泰华正学开始了商谈。
- 3、甲辰,以门下侍郎韩忠彦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礼部尚书李清臣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蒋之奇同知枢密院事。
- 4、我这次来苏州,其实两月前接了礼部之令来巡视南京各地的官学,如今正交卸了这个差使。
- 5、笙篁妙谛,钟磬清音,礼部尚书孔思手捧诏书登上祭天坛,跪读诏告曰天之兴楚,地之尊王。
- 6、奴才的阿玛瑞麟原来是太常寺赞礼郎,后被宣宗成皇帝拔擢为礼部侍郎,先皇咸丰皇帝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管礼部,后为两广总督兼大学士,两年前病逝。
字义分解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禮
- 五笔PYNN
- 五行火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
- 笔划10
- 繁体部
- 五笔UKBH
- 五行水
(1)(名)部分:内~。
(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
(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4)(名)指部队。
(5)(动)〈书〉统辖;统率:所~。
(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
(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