儆动
拼音:jǐng dòng
注音:ㄐ一ㄥˇ ㄉㄨㄥˋ

儆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戒惧不安。 2.打动;引动。

引证解释:

⒈ 谓戒惧不安。

唐无名氏《大唐传载》:“《洪范》五福独不言贵者,贵近於高危。福之自至犹儆动,奈何枉道邀之。”

⒉ 打动;引动。,曰“小篮弟”,曰“娘十几”,皆男女儆动之词也。’”

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南北朝乐歌中的歌谣》:“黄诗注又云:‘田野踏歌者……其尾腔曰“娘来里,妈来里”

网络解释:

儆动

  • 儆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ǐng dòng,是指戒惧不安。
  • 字义分解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WAQT
    • 五行

    (动)使人警醒而不犯错误:惩一~百|以~效尤。

    • 拼音dòng
    • 注音ㄉ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CLN
    • 五行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