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通
拼音:zhī tōng
注音:ㄓ ㄊㄨㄥ

知通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知州和通判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知州和通判的并称。

宋李纲《乞正李宏擅杀马友典刑奏状》:“强取钱粮,凌逼知通,跋扈恣横。”
宋岳飞《奏收复唐邓州信阳军差官状》:“除已开具随郢州襄阳府知通职次姓名奏闻外,今契勘唐、邓州信阳军知通籤判职次姓名下项。”

⒉ 明智通达。

《孔子家语·五帝德》:“﹝舜﹞睿明知通,为天下帝。”
一本作“智通”。 汉贾谊《新书·数宁》:“及今,天下集於陛下,臣观宽大知通,窃曰足以操乱业,握危势,若今之贤也。”

网络解释:

知通

  • 知州和通判的并称。 宋 李纲 《乞正李宏擅杀马友典刑奏状》:“强取钱粮,凌逼知通,跋扈恣横。” 宋 岳飞 《奏收复唐邓州信阳军差官状》:“除已开具随 郢州 襄阳 府知通职次姓名奏闻外,今契勘 唐 、 邓州 信阳军 知通签判职次姓名下项。”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

    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PK
    • 五行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