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子
拼音:zōng zǐ
注音:ㄗㄨㄥ ㄗˇ

宗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称大宗的嫡长子。 2.泛称嫡长子。 3.指族长。 4.皇族子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宗法制度称大宗的嫡长子。

《诗·大雅·板》:“怀德维寧,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郑玄笺:“宗子,谓王之适子。”
《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汉郑玄注:“别子谓公子若始来在此国者,后世以为祖也。别子之世适也,族人尊之为大宗,是宗子也。”
唐刘知几《史通·世家》:“至於汉代则不然,其宗子称王者,皆受制京邑,自同州郡。”
清刘大櫆《方氏支祠碑记》:“封建废而大宗之法不行,则小宗亦无据依而起。于是宗子遂易为族长。”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绪言》:“周天子是天下姬姓人的大宗,受封的姬姓诸侯对周天子说来是小宗……最先受封者死后,子孙奉他为始祖,立庙称为宗。他的嫡长子嫡长孙世世承袭封土,称为宗子。”

⒉ 泛称嫡长子。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袁九叙抚滇时,丁外艰归,轿围用白毡。或曰:‘昔某公遭艰归,於轿顶之中,为一小龕,奉纸位一,载而行。’ 九叙将用之。一友曰:‘公非宗子,神所依之主,在六完老先生所,若公復奉一主,是神有二矣。此礼,惟长房长子得行,公奔走可也。’ 九叙拜而谢之。”

⒊ 指族长。

明方孝孺《天台陈氏先祠记》:“割田若干亩以供祀事,请族之宗子主其祭,祭必繇礼。”
清冯桂芬《复宗法议》:“或无父无兄,或父兄不才,民於是乎失所依。惟立宗子以养之教之,则牧令之所不能治者,宗子能治之,牧令远而宗子近也;父兄所不能教者,宗子能教之,父兄多从宽,而宗子可从严也。”

⒋ 皇族子弟。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闽中有习左道者,谓之明教……至有士人、宗子辈,众中自言:‘今日赴明教斋。’”
《宋史·魏王廷美传》:“皇祐初,﹝赵叔韶﹞进所为文,召试学士院中等,赐进士及第…… 仁宗曰:‘宗子好学者颇多,独尔以文章第进士,前此盖未有也。’”
明陆深《传疑录》:“宋制,宗子特立学以教养之,而取才焉,其出身仕宦,与民庶略等。 嘉王取状元, 汝愚为宰相,其显者。”

国语词典:

嫡出的长子。

网络解释:

宗子

  • 宗子:汉语词汇
  • 宗子:张岱的字
  • 宗子 (汉语词汇)

  • 宗子,汉语词汇。
  • 拼音:zōng zǐ
  • 有以下几种解释:指大宗的嫡长子,又指族长和皇族子弟。
  • 宗子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据介绍,由于蒲寿庚杀尽泉州南外赵氏宗子,赵氏皇室后裔在泉州几乎灭绝。
    • 2、原来我跟你说过,这事是我替你干,我凭什么修啊,你才是宗子
    • 3、我家君上乃太宗贵胄,懿宗子弟,今上从弟。
    • 4、今皇太子为汉嫡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
    • 5、至于世宗子孺则妥加安排照顾,使他能够安享天年,如此对于世宗也就无愧于心。
    • 6、由是观之,子无不孝,而父有不察,今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

    字义分解

    • 拼音zōng
    • 注音ㄗㄨ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FIU
    • 五行

    (1)(名)祖宗:列祖列~。

    (2)(名)家族;同一家族:~庙|~室|~弟|~兄|~族。

    (3)(名)宗派;派别:正~|~派主义。

    (4)(名)宗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

    (5)(动)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工~的是梅派。

    (6)(名)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

    (7)(量)一~心事|一~大案。

    (8)姓。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