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志
拼音:tú zhì
注音:ㄊㄨˊ ㄓˋ

图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附有地图的地志书。

引证解释:

⒈ 附有地图的地志书。如唐李吉甫有《元和郡县图志》、 清魏源有《海国图志》。

宋陈亮《重建紫霄观记》:“考其图志,皆缺裂不全。”
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臣甫经到省,於各处岛澳口门,尚未亲歷,现在检閲图志,先与督抚臣在省互相讲求。”
同“图志”。 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二》:“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二古墓,图誌谓之黄儿墓。”
金王若虚《门山县吏隐堂记》:“门山之公署,旧有三老堂 ……意所谓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图誌而无得。”

网络解释:

图志

  • 图志的方式是图片、图解和图示,用途是反映宏观、中观乃至微观变化。常见的有摄影展和图画展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TUI
    • 五行

    (1)(动)想

    (2)(名)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

    (3)(动)谋划;计划:~谋不轨。

    (4)(名)贪图。

    (5)(名)意图。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U
    • 五行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