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连
拼音: | gōu lián |
注音: | ㄍㄡ ㄌ一ㄢˊ |
勾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勾连
(1) 勾结,串通一气
例
英
(2) 涉及,牵连
例
英
(3) 也作“勾联”
引证解释:
⒈ 犹勾结。
引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老种太尉师道预知金人反覆,上进二诗……诗曰:‘外塞胡儿里党臣,勾连数众赴京城。’”
明屠隆《綵毫记·誓死不从》:“奈何勾连叛臣,反戈内向。”
《明史·马永传》:“今不剿,春和北寇南牧,叛卒勾连,祸滋大。”
⒉ 谓连接;钩挂。
引明杨慎《盘江渡》诗:“一壑云涛洚洞,两岸石磴勾连。”
清方文《启一子建作连理图赠予赋此答之》诗:“左枫右杞本异质,一朝合抱相勾连。”
清褚人穫《坚瓠九集·珮袋》:“嘉靖中, 世庙升殿,尚寳司卿谢敏行捧寳,玉珮飘颻,与上珮勾连不脱, 敏行皇怖跪。”
⒊ 牵涉,牵连。
引康濯《水滴石穿》第五章:“如果是光明正大找对象,可又跟入党有什么勾连。”
国语词典:
牵连。
如:「这些话句句勾连著,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他对她的不满。」
网络解释:
勾连
- 1、盖板的周缘,饰赭黄色勾连雷纹。
- 2、沈洁展示了当时地方知识人如何通过阅读与上海发生勾连。
- 3、李辰焰一袭龙袍,面容有些倦怠,眸底确是冰冷的无情,一声声惨叫放佛勾连起了他眸底嗜血的幽微“辱她,该诛。
- 4、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神投意合,声应气求,怂恿撺掇,交相勾连,居然纷纷鸠合起来,约莫二三十人,共推师兄高石子为首,欲晋谒墨钜子。
- 5、黑白小球结成奇异诡秘的勾连,像一扎紧紧的玫瑰花束,又像一篇布局繁复却又条理井然无懈可击的小说。
- 6、这件雍正斗彩六角瓶作瓜棱状,盘口绘回纹;短颈,绘卷草纹;三角形折肩,饰花叶纹;棱状腹部绘束莲纹,莲纹呈勾连状,卷缠夸张。
字义分解
- 拼音gōu,gòu
- 注音ㄍㄡ,ㄍㄡˋ
- 笔划4
- 繁体勾
- 五笔QCI
- 五行木
gōu
1. 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勾销。勾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
2. 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勾画。勾勒。
3. 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 ):勾缝。
4. 调和使黏,调味:勾芡。
5. 牵引,招引:勾引。勾通。
6. 停留,逗留:勾留。
7. 摄取:勾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
8.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勾股定理。
gòu1. 事情,多指坏事:勾当。
2. 古同“够”,达到,探取。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