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债台
拼音:táo zhài tái
注音:ㄊㄠˊ ㄓㄞˋ ㄊㄞˊ

逃债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逃责台"。 2.即洛阳南宫簃台。周赧王避债逃于此,故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逃责臺”。即洛阳南宫簃台。周赧王避债逃于此,故名。参见“逃责”。

《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周赧王虽居天子之位,为诸侯所侵逼,与家人无异。貰於民,无以归之,乃上臺以避之。故周人因名其臺曰‘逃债臺’。故洛阳南宫簃臺是也。”
《晋书·食货志》:“王赧云季,徙都西周,九鼎沦没,二南堙尽,贷於百姓,无以偿之,乃上层臺以避其责, 周人谓王所居‘逃责臺’者也。”

国语词典:

位于河南省洛阳县境的古台。因周赧王避债于此,故称为「逃债台」。

网络解释:

逃债台

  • 逃债台,周赧王避债逃于此,故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QPV
    • 五行

    (1)(动)逃跑;逃走:~奔|~窜。

    (2)(动)逃避:~税|~学。

    • 拼音zhài
    • 注音ㄓㄞ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GMY
    • 五行

    (1)(名)欠别人的钱

    (2)(动)借债。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