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衙
拼音:yá yá
注音:一ㄚˊ 一ㄚˊ
词性: 拟声词

衙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相向而立貌。 2.象声词。

引证解释:

⒈ 相向而立貌。

唐皇甫湜《题浯溪石》诗:“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瀨。”
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卷四:“‘石屏立衙衙’,案衙衙,立而相向之貌。 吴谚谓相朝对曰衙衙然也。”

⒉ 象声词。

明刘基《听蛙》诗:“初聆衙衙杂更鼓,渐听嘈嘈成侈多。”
陈三立《公约过随园故址用前韵》:“扫叶楼头万緑合, 大江雁去呼衙衙。”

⒊ 行走貌。

《楚辞·九辩》:“属雷师之闐闐兮,通飞廉之衙衙。”
洪兴祖补注:“衙衙,行貌。”
清龚自珍《太常仙蝶歌》:“慰此蹇蹇,其来衙衙。”

网络解释:

衙衙

  • 衙衙,汉语词语,读音是yá yá,指相向而立貌。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GKH
    • 五行

    (名)衙门:~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