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色
拼音:è sè
注音:ㄜˋ ㄙㄜˋ

恶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邪恶的事物。

引证解释:

⒈ 邪恶的事物。

《孟子·万章下》:“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宋曾巩《<列女传目录>序》:“其言大任之娠文王也,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

网络解释:

恶色

  • 如果病色缺乏光泽甚至无光泽,那就说明疾病已经严重损耗了人体的精气,这时疾病就重,预后也就较差,中医称这种无光泽的病色为“恶色”。《内经》也为恶色提供了五个模型,分别是:青如草兹(草兹指死草,它的颜色是青而枯暗无光泽),赤如杯血(杯血指死血,凝固的血液,颜色往往呈暗红带黑,无生机),黄如枳实(枳实的颜色是黑黄不泽),白如枯骨(白而枯槁),黑如炲(音“台”,指煤烟的尘灰,是一种灰黑无华的颜色)。借助《内经》提供的这两组模型,我们可以对“善色”和“恶色“形成具体而形象的概念,同时,通过”善色“和”恶色“,我们可以判断体内脏腑精气的盛衰情况,从而了解到疾病的轻重。
  • 字义分解

    • 拼音è,wù,ě,wū
    • 注音ㄜˋ,ㄨˋ,ㄜˇ,ㄨ
    • 笔划10
    • 繁体惡、噁
    • 五笔GOGN
    • 五行

    è

    1. 不好:恶感。恶果。恶劣。恶名。丑恶。

    2. 凶狠:恶霸。恶棍。险恶。凶恶。

    3.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恶贯满盈。

    1. 讨厌,憎恨,与“好(hào)”相对:可恶。厌恶。好(hào)恶。

    ě

    1. 〔恶心〕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2. (噁)

    1. 古同“乌”,疑问词,哪,何。

    2. 文言叹词,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CB
    • 五行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