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车之辙
拼音:fù chē zhī zhé
注音:ㄈㄨˋ ㄔㄜ ㄓ ㄓㄜˊ
词性: 成语

覆车之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覆车之轨 ”。翻车的轨迹。比喻过去犯过的导致失败的错误。

国语词典:

比喻失败的教训。《旧五代史.卷九三.晋书.李专美传》:「若陛下不改变覆车之辙,以赏无赖之军,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也作「覆车之轨」。

  • 1、恐惧是个东西,只要你利用它避开覆车之辙就。
  • 2、否则,李登辉近年的作为正是前车之鉴,希望他勿蹈覆车之辙。 
  • 3、后之伉俪宸极,正位居中,罕蹈平易之途,多遵覆车之辙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STTT

(1)(动)〈书〉盖住

(2)(动)〈书〉底朝上翻过来;歪倒:~舟|~巢无完卵|前车之~;后车之鉴。

(3)(动)同“”。

  • 拼音chē,jū
  • 注音ㄔㄜ,ㄐㄩ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LGNH
  • 五行

chē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3. 用水车打水:车水。

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车床。

5. 用旋床加工工件:车零件。

6. 方言,转动身体:车身。车过头来。

7. 姓。

1. 象棋棋子之一。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zhé
  • 注音ㄓㄜ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LYCT
  • 五行

(1)(名)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

(2)(名)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

(3)(名)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这段快板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