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案
拼音:pán àn
注音:ㄆㄢˊ ㄢˋ

盘案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盛祭物的木盘及放置祭品盘的几案。亦指代祭品。

引证解释:

⒈ 盛食器皿盘和案的统称。

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居常服玩,或以布被松牀;盘案之间,不过桑杯石鼎。”

⒉ 指盘案所盛的肴馔食物。

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下:“旧京工伎,固多奇妙,即烹煮盘案,亦復擅名,如王楼梅花包子、 曹婆肉饼、 薛家羊饭、 梅家鹅鸭……皆声称於时。”

国语词典:

放置小菜的器具。

网络解释:

盘案

  • 盘案,读音为pán àn ㄆㄢˊ ㄢ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盛食器皿盘和案的统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pán
    • 注音ㄆ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ELF
    • 五行

    (1)(名)古代盥洗用具。

    (2)(名)(~子、~儿)盛东西的浅底器具;多为圆形:托~|茶~|菜~。

    (3)(名)(~儿)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地~。

    (4)(名)(~子、~儿)旧时指商品行情:开~|收~。

    (5)(动)回旋地绕:~旋。

    (6)(动)垒、砌、搭(炕、灶):~炕。

    (7)(名)仔细查问或清点:~查|~问。

    (8)(名)旧时指转让(工商企业):出~|招~|受~。

    (9)(动)搬运:~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

    • 拼音àn
    • 注音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VSU
    • 五行

    (1)(名)(~子)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板|~秤。

    (2)(名)(~子)案件:~子。

    (3)(名)案卷;记录:~卷|病~|档~。

    (4)(名)提出计划、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方~|提~。

    (5)(名)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