躐等
拼音: | liè děng |
注音: | ㄌ一ㄝˋ ㄉㄥˇ |
躐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躐等
(1) 越级;不循原有序列
英
引证解释:
⒈ 逾越等级;不按次序。
引《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孔颖达疏:“踰越等差。”
宋沉括《谢知制诰表》:“如臣之比,盖不出庶寮之间;量力而共,詎敢蒙躐等之进。”
郭沫若《我的学生时代》:“学问是严整的一套,你不能够躐等,也不能够中断。”
国语词典:
超越等级,不循次序。
网络解释:
躐等
- 1、无论大小乘,显密各法门,都不可高鹜远而轻忽躐等。 ()
- 2、殆为一己之私,急于速成,多另辟蹊径,躐等而进;往往不择手段,无端造孽,则有伤天和。
- 3、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 4、知识只能按部便班,没有能躐等以供。
- 5、以渐而进,优游以俟其化,非可以躐等而求。
- 6、师父,景元非不情愿也,实因这剑法无可躐等,恐这孩子承当不得、荷担不起!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