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轨
拼音: | bìng guǐ |
注音: | ㄅ一ㄥˋ ㄍㄨㄟˇ |
并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同迹
引证解释:
⒈ 同迹。
引《文选·陆机<演连珠>》:“五侯并轨, 西京有陵夷之运。”
刘良注:“轨,跡也。”
《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故太宰渊(褚渊 ),丞相嶷(豫章文献王嶷 ),亲贤并轨,即为成规。”
吕延济注:“言竟陵王贤与褚同迹,亲与嶷同规。”
明张时彻《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虽一时佐命之臣并轨宣翼,而赞画帷幄之奇谋,恢復中原之大计,往往属之基。”
国语词典:
两车并排行进。引申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同时存在。
网络解释:
并轨
- 1、其次在薪酬福利方面,实现现有的双薪酬体系并轨。
- 2、从1994年汇率并轨到现在,人民币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3、去年,上海市的内外销住宅已率先并轨,清除了门坎,以适应入世的需要。
- 4、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 5、如此并轨,徒形式,实际上是将并轨时间拖后,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轨。
- 6、加群才并轨,九官咸事,若能人务退食,竞存约己,移风易俗,庶期月有成。
字义分解
- 拼音bìng,bīng
- 注音ㄅㄧㄥˋ,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并
- 五笔UAJ
- 五行水
bìng
1. 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
2. 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
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bīng1.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