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之地
拼音:dàn wán zhī dì
注音:ㄉㄢˋ ㄨㄢˊ ㄓ ㄉ一ˋ
词性: 成语

弹丸之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弹丸之地dànwánzhīdì

(1) 像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狭小

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战国策·赵策三》
a tiny area;very small bit of land

国语词典:

比喻很小的地方。

网络解释:

弹丸之地

  • 弹丸之地,拼音是dàn wán zhī dì,汉语词汇,释义:指弹丸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 1、没想到这里区区弹丸之地竟有着无穷的魅力,吸引来无数文人墨客。
    • 2、这个弹丸之地,居然住了这么多人,实在太过拥挤了。
    • 3、竞争如此大的社会,哪儿有我的弹丸之地
    • 4、就这弹丸之地,你还想种这种那!
    • 5、这儿虽然只是一块弹丸之地,却是兵家必争的战略据点。
    • 6、七百万人口是如何聚居于这个弹丸之地的?

    字义分解

    • 拼音dàn,tán
    • 注音ㄉㄢˋ,ㄊ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UJF
    • 五行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tán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 拼音wán
    • 注音ㄨㄢ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VYI
    • 五行

    (1)(名)(~儿)球形的小东西。

    (2)(名)丸药;制成丸儿的药。

    (3)(量)用于丸药:几~药。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