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之以理
拼音: | yù zhī yǐ lǐ |
注音: | ㄩˋ ㄓ 一ˇ ㄌ一ˇ |
词性: | 成语 |
喻之以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浅显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网络解释:
喻之以理
- 1、他们把双方当事人找到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喻之以理,终于做通了双方的作。
- 2、要发挥这种力量,就要用精心、诚心、细心、公心和热心发挥调解的重要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喻之以理,取得定分止争的最佳效果。
- 3、在下喻之以理,借炮之事倒有六七成把握。
- 4、我们可以首先喻之以理,如果印度执意只认自己的“理”,中国就应动用其他外交资源、甚至外交以外的资源,还印度外交以清醒。
- 5、彩芹见此,喻之以理,试图说服众人。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12
- 繁体喻
- 五笔KWGJ
- 五行金
(1)(动)说明;告知:~之以理。
(2)(动)明白;了解:家~户晓|不言而~。
(3)(动)比方:比~。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yǐ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以
- 五笔NYWY
- 五行土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与喻之以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