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裹圆
拼音:yī guǒ yuán
注音:一 ㄍㄨㄛˇ ㄩㄢˊ

一裹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口钟的别名。

引证解释:

⒈ 一口钟的别名。参见“一口鐘”。

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六:“官员公服,亦用一口钟,朔望间以袭补褂。惟蟒袍中不用。一口钟, 满洲谓之呼呼巴,无开禊之袍也。亦名一裹圆。”
《红楼梦》第九四回:“且説那日宝玉本来穿着一裹圆的皮袄在家歇息。”
《老残游记》第六回:“你们把我扁皮箱裹还有一件白狐一裹圆的袍子取出来。”
《中国歌谣资料·宣统二年半》:“头顶磨磨盘,身穿一裹圆, 宣统坐天下,不过二三年。”

国语词典:

清代盛行的一种左右开衩的长皮袄。

网络解释:

一裹圆

  • 古代服装名,一口钟的别名。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官员公服,亦用一口钟,朔望间以袭补褂。惟蟒袍中不用。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JSE
    • 五行

    (1)(动)(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包~|~腿|用绷带把伤口~好。

    (2)(动)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匪军撤退时;~走了几个村子的人。

    (3)(动)〈方〉吸(奶):小孩儿一生下来就会~奶。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LKMI
    • 五行

    (1)(名)圆周所包围的一面。

    (2)(名)圆周。

    (3)(动)使圆满;使周全:~场|自~其说。

    (4)(Yuán)姓。

    (5)(形)圆满;周全: 这话说得不~。

    (6)(名)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也作元。

    (7)(名)圆形的货币;也作元:银~|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