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
拼音: | hóng wén |
注音: | ㄏㄨㄥˊ ㄨㄣˊ |
鸿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鸿雁群飞时形成的文字之状。
巨著;大作。
引证解释:
⒈ 鸿雁群飞时形成的文字之状。
引汉扬雄《太玄·文》:“次六:鸿文无范,恣于川。”
司马光集注:“谓鸿鴈之飞,偶有文字之象,而无法也,遇川则自恣而已。”
⒉ 巨著;大作。
引汉王充《论衡·佚文》:“鸿文在国,圣世之验也。”
明陈子龙《行路难》诗:“鸿文虽留千载后,大抵是非都茫茫。”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惟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鼂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国语词典:
鸿雁飞行时,所呈现的队形。
网络解释:
鸿文
鸿文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你不是和鸿文在一起吗怎么鸿文出事了。
- 2、而鸿文先生低调,送我时,脸上竟有羞色,仿佛心中充满了不够资格而受人抬举后的愧意。
- 3、而且先生也是北京鸿文书院的原来掌院。
- 4、海丰县网监中队副中队长卓鸿文说。
- 5、篇篇鸿文,字字珠玑,深受和帝喜爱,于是李尤官拜兰台令史,负责“典校秘书”,创作“赋”、“颂”、“奏书”。
- 6、鲁迅曾经以肯定的口气评论道,贾谊《治安策》、《过秦论》等,“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字义分解
- 拼音hóng
- 注音ㄏ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鴻
- 五笔IAQG
- 五行水
(1)(名)鸿雁:~毛。
(2)(名)〈书〉指书信:来~(来信)。
(3)(形)大:~图|~儒。
(4)(Hónɡ)姓。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