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斧劈
拼音: | xiǎo fǔ pī |
注音: | ㄒ一ㄠˇ ㄈㄨˇ ㄆ一 |
小斧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国画皴法的一种。钩勒山石,笔法像斧劈形,但落笔较细碎。
引证解释:
⒈ 国画皴法的一种。钩勒山石,笔法象斧劈形,但落笔较细碎。 唐李昭道画金碧山水、皴石作小斧劈。 宋刘松年,明唐寅、沉周等皆用此法。
引明汪砢玉《珊瑚网·皴石法》:“小斧劈皴:李将军、刘松年。”
国语词典:
国画皴法之一,钩勒山石纹理,崭刻如斧劈一般,其较细碎者称为「小斧劈」。宋朝刘松年、明朝唐寅等人,皆擅长此种画法。
网络解释:
小斧劈
字义分解
- 拼音xiǎo
- 注音ㄒㄧㄠˇ
- 笔划3
- 繁体小
- 五笔IHTY
(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
(2)(副)短时间地:~住|~坐。
(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
(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
(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
(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讨~。
(8)(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
- 拼音fǔ
- 注音ㄈㄨˇ
- 笔划8
- 繁体斧
- 五笔WQRJ
- 五行木
(1)(名)(~子)砍竹、木等用的工具;头呈楔形。也叫斧头(·tou)。
(2)(名)古代一种兵器。
与小斧劈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