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朱的词语
朱屮 zhū chè
朱草。古代以为瑞草。朱墨本 zhū mò běn
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 红黑两色套印的书本。已发现的最早套印本是蒙古·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湖北江陵·资福寺刻的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用红色印经文和圈,用黑色印注。沿至明末,吴兴·闵齐伋、凌蒙初两家所刊诸书,盛用两色套印,墨印正文,朱印评点。朱明节 zhū míng jié
立夏节。汉代皇帝于立夏日迎夏神于南郊,唱《朱明》歌,故称。朱文公 zhū wén gōng
1.宋朱熹的谥号。朱邪 zhū xié
1.亦作"朱耶"。 2.唐时西突厥部族族名,世居沙陀,后归唐。族人以朱邪为复姓。唐德宗时朱邪赤心以功赐姓李,名国昌。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即其后。朱城 zhū chéng
指宫城。朱络 zhū luò
1.红漆的窗格子。唐李贺《过华清宫》诗:"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叶葱奇注:"《方言》:'络谓之格。'朱络即朱漆的窗格。"一说,为挂在屋檐下防鸟雀的红色网络。朱陵 zhū líng
即朱陵洞天。道家所称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湖南衡山县。借指神仙居所。朱语 zhū yǔ
朱书。朱雀门 zhū què mén
六朝都城建康 今江苏南京市 南城门。始建于晋成帝成康二年。门上有两铜雀,因名。朱文 zhū wén
(1) 雕刻品上凸起的文字 英 character on a seal carved in relief朱波 zhū bō
古国名。今缅甸。朱光 zhū guāng
赤光,红色光亮。 日光。 谓火德。 指烛光。朱方 zhū fāng
春秋时吴地名。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指南方。朱笔 zhū bǐ
(1) 蘸红色的毛笔,用以批公文、校古书、批改作业等 英 red-inked writing brush朱雀桁 zhū què héng
亦称'朱雀航'。 六朝都城建康 今江苏南京市 ,南城门朱雀门外的浮桥,横跨秦淮河上。三国吴时称南津桥,晋改名朱雀桁。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台城南,又称'南航'。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朱衣点头 zhū yī diǎn tóu
《天中记》卷三八引宋·赵令畤《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尝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始疑侍吏,及回顾之,一无所见。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后因称科举中选为“朱衣点头”。朱离 zhū lí
我国古代西部民族的音乐。朱路 zhū lù
1.亦作"朱辂"。 2.天子所乘之车。因其漆以深红色,故称。朱碧 zhū bì
1.犹言丹青。借指图画。 2.犹言丹青。着色,涂彩。朱尘 zhū chén
1.红色的承尘(天花板)。 2.红尘,俗世。朱草 zhū cǎo
一种红色的草。古人以为祥端之物。朱楼 zhū lóu
谓富丽华美的楼阁。朱户 zhū hù
古代帝王赏赐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古为'九锡'之一种。泛指朱红色大门。 指富贵人家。朱云 zhū yún
1.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