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罪俱罚
èr zuì jù fá
ㄦˋ ㄗㄨㄟˋ ㄐㄨˋ ㄈㄚˊ
一般成语
二辠俱罰
EZJF
主谓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语法:
二罪俱罚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示例: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回:“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
字义分解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二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zuì
- 注音ㄗㄨㄟˋ
- 笔划13
- 繁体罪
- 五笔LDJD
- 五行木
(1)(名)作恶或犯法的行为:~案|~犯|~名|~囚|~人|~责|~证|~恶滔天|~魁祸首|~孽深重。
(2)(动)过失:归~于人。
(3)(形)苦难;痛苦;受~。
(4)(动)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己。
与二罪俱罚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