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而治
jié shéng ér zhì
ㄐ一ㄝˊ ㄕㄥˊ ㄦˊ ㄓˋ
生僻成语
結繩而治
JSEZ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出处: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语法:
结绳而治作谓语、宾语;指原始管理方法。
示例:
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
- 1、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蓏。
- 2、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 ()
- 3、结绳而治,安得镌文告成!夷吾又云‘惟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禅。
- 4、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5、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字义分解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9
- 繁体結
- 五笔XFKG
- 五行木
jié
1. 系(jì),绾(wǎn ):结网。结绳。结扎。
2. 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蝴蝶结。
3. 聚,合:结晶。结识。结盟。结交。结集。结合。结党营私。
4. 收束,完了(liǎo):结账。结局。结案。结果。结论。归根结底。
5. 一种保证负责的字据:具结。
jiē1. 植物长果实:开花结果。结实。
- 拼音shéng
- 注音ㄕㄥˊ
- 笔划11
- 繁体繩
- 五笔XKJN
- 五行金
(1)(名)(~子、~儿)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麻~|线~。
(2)〈书〉(动)纠正;约束;制裁:~之以纪律。
(3)〈书〉(动)继续。
(4)(名)姓。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结绳而治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