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开头的词语
更多- 1、吐哺: 吐出嘴里食物。 亦作“[[吐?]]”。极言殷勤待士。 鱼名。
- 2、吐餔: 1.见"吐哺"。
- 3、吐槽:在网络上,吐槽多表示揶揄,拆台,但是最重要的是,吐槽与抱怨发泄、喷人、点评、评价没有关系。
- 4、吐诚:谓说出真心话。
- 5、吐翠: 吐翠tǔcuì (1) 现出绿色 例 万木吐翠 英 turn green
- 6、吐刚:比喻畏惧强暴。
- 7、吐供:招供。亦指供词。
- 8、吐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柔然族的姓。北魏有吐贺真,见《魏书.蠕蠕传》。
- 9、吐壶:唾壶。
- 10、吐蚘:证名。指呕吐蛔虫。
- 11、吐辉:发出光辉。
- 12、吐浑:即吐谷浑。
- 13、吐决:谓出谋决策。
- 14、吐欵: 1.亦作"吐欵"。 2.吐露真情。
- 15、吐款: 1.亦作"吐欵"。 2.吐露真情。
- 16、吐蕾:含苞待放的花,花骨朵。
- 17、吐沥:犹倾诉。
- 18、吐溜: 1.涌出水流。
- 19、吐喽:狒狒的别名。
- 20、吐噜: 1.蒙语。可惜。 2.方言。褪。 3.象声词。多形容子弹连梭发射声。亦指子弹连梭发射。
- 21、吐骂:唾骂。
- 22、吐駡:唾骂。
- 23、吐懑: 1.发泄内心的愤懑。
- 24、吐沫: 吐沫tùmo (1)唾液,口水 英 saliva;spit;spittle
- 25、吐纳:1.吐故纳新。 2.泛指呼吸。 3.呼气与吸气。 4.比喻贸易,买卖。 5.言谈;谈吐。 6.指发声。
- 26、吐葩:开花。 指呈现花状图案。
- 27、吐陠:土附鱼的别称。
- 28、吐茹: 1.吐刚茹柔。 2.比喻为政的宽严。 3.比喻钱财的出入。
- 29、吐瑞:呈现瑞应。
- 30、吐漱: 1.犹吞吐。漱,同"嗽",吮吸。
- 31、吐诉: 吐诉tǔsù (1) 倾吐;诉说 例 他想低声地对她吐诉自己的倾慕之情 英 say what is on one's mind without reservation
- 32、吐穗: 吐穗tǔsuì (1) 抽穗。稻、麦、高粱等禾本科植物的穗由卷起筒状的叶子里露出来 例 高粱吐穗笑弯了腰 英 earing up;heading of cereal plants
- 33、吐痰:指将口中涶沫或其他分泌物吐出的行为。
- 34、吐蕃: 我国古代民族,在今青藏高原。唐朝的时候曾经建立政权。
- 35、吐露: 吐露tǔlù (1) 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例 吐露真情 英 tell;unburden;unbosom (2) 显露 例 灶房里吐露出一线灯光 英 reveal
- 36、吐艳: 吐艳tǔyàn (1) 现出鲜艳的颜色 例 百花吐艳 英 burst into gorgeous bloom
- 37、吐属: 吐属tǔshǔ (1) 谈吐的言辞;谈吐 例 莫小视他年纪轻轻,但青年才俊,吐属也极高雅 英 style and manner of conversation
- 38、吐血: 吐血tùxiě (1) 病证名。指内脏出的血从嘴里吐出,无呕声,也无咳声。包括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出血 英 hematemesis
- 39、吐握:即“吐哺握发”: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
- 40、吐根: 吐根tǔgēn (1) 一种热带美洲灌木 英 black ipecac (2) 热带南美洲产的一种匍匐植物,花下垂 英 ipecac
- 41、吐白: 呈露白色。 陈说,宣告。
- 42、吐凤:《西京杂记》卷二:'雄 扬雄 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后因以'吐凤'称颂文才或文字之美。
- 43、吐辞: 1.亦作"吐词"。 2.发言。亦谓写作诗文。
- 44、吐番:
- 45、吐火: 发出火光。 古代杂技节目。表演时以燃着物置于口中,喷吐火苗。
- 46、吐华: 1.亦作"吐华"。 2.开花。 3.放射光华。
- 47、吐晕: 1.散发光彩。
- 48、吐绽:犹裂开。
- 49、吐谈: 1.犹谈吐。
- 50、吐万: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姓。北周有吐万绪。《隋书》﹑《北史》有传。
- 51、吐绚:焕发光彩。
- 52、吐弃: 吐弃tǔqì (1)唾弃 例 吐弃庸俗作风 英 spurn;cast aside;reject
- 53、吐图: 1.指尧时龙马衔图出河的传说。
- 54、吐铁: 1.贝名。也叫土铁,俗称泥螺。壳卵圆形,体肥,略带黄色。生活于浅海泥滩上,我国沿海各地均产,肉可供食用。
- 55、吐曜: 1.亦作"吐耀"。 2.发出光辉。亦借指能发光的日月星。
- 56、吐绿:呈现翠绿色。
- 57、吐吞:吞吐。常用以形容山水争雄之势。
- 58、吐突: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鲜卑族姓。唐代有吐突承璀,见《新唐书.宦者传上》。
- 59、吐字: 吐字tǔzì (1) 咬字;指唱曲或说白中按正确或传统的音读出字的发音 英 (in Chinese operas) pronounce words correctly or in the traditional way
- 60、吐珠: 据《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载,隋侯见大蛇伤断,用药敷治,后蛇衔大珠来报。后因以“吐珠”喻报恩。
- 61、吐芽:发芽。
- 62、吐词: 1.亦作"吐词"。 2.发言。亦谓写作诗文。
- 63、吐发: 1.犹焕发。 2.犹谈吐。
- 64、吐口: 吐口tǔkǒu (1) 从口里吐出 英 spit (2) 说出 例 这事他绝不吐口应许 英 say
- 65、吐緑: 1.呈现翠绿色。
- 66、吐论: 1.发议论﹑评论或作辩论。 2.指写作论说﹑辩论文字。
- 67、吐耀: 1.见"吐曜"。
- 68、吐翕:呼吸。
- 69、吐茵:《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后因谓醉后过失为"吐茵"。
- 70、吐逆:谓呕吐而气逆。
- 71、吐放:由一点向四外射出。
- 72、吐鹘:金人的束带。用金玉或犀象骨角等制成。
- 73、吐红:吐血。
- 74、吐奇: 1.出奇谋。 2.发出异采。
- 75、吐实:吐露真情。
- 76、吐食: 同“吐哺”。
- 77、吐话: 吐话,吐话儿tǔhuà,tǔhuàr (1) 开口讲话 例 你一吐话,他就会干的 英 give an oral instruction
- 78、吐下:呕吐下泻。
- 79、吐吸: 1.亦作"吐噏"。 2.犹吞吐。
- 80、吐文:写作。
- 81、吐眩:呕吐眩晕。
- 82、吐焰:亦作'吐爓'。亦作'吐焰'。吐出火焰;发出光焰。
- 83、吐咬:谓吐音咬字。
- 84、吐盂:痰盂。
- 85、吐法:用药物促使呕吐的治疗方法。
- 86、吐捉:吐哺捉发。
- 87、吐音:谓发音。
- 88、吐言: 1.说话。 2.指所说的话或所作文字。
- 89、吐泄:犹发泄。
- 90、吐退: 1.犹出让;退还。 2.指退还财物的字据。
- 91、吐爓: 1.见"吐焰"。
- 92、吐舌:伸出舌头。由内热而引起的一种病状。 惊奇貌;惊恐貌。谓发言。
- 93、吐花: 1.亦作"吐华"。 2.开花。 3.放射光华。
- 94、吐药:促使呕吐的药物。
- 95、吐噏: 1.亦作"吐噏"。 2.犹吞吐。
- 96、吐气: 吐气tǔqì (1) 呼出气 例 喘吁吁吐气不齐,战战兢兢惊神未定 英 breathe out (2) 发泄委屈或怨恨而觉得舒畅 英 fell elated after unburdening oneself of resentment (3) 语音上的送气 英 aspirated
- 97、吐絮: 吐絮tǔxù (1) 指棉桃熟裂,露出的白色棉絮 英 opening of bolls;boll opening
- 98、吐泻: 吐泻tùxiè (1) 又吐又泻 英 vomiting and diarrhoea
- 99、吐糟:1.一般是指从对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 2.发出调侃或疑问的人。 3.代指调侃的内容;嘲讽;抱怨等。
- 100、吐司:烤过的面包片。
吐中间的词语
更多>>- 1、神吐槽: 神吐槽就是相当的吐槽、给力的吐槽,是吐槽的更高级。
- 2、催吐剂: 1.能引起呕吐的药物,如吐根﹑硫酸铜等。
- 3、玉吐鹘:即玉兔鹘,玉带。
- 4、醉吐茵: 1.见"醉吐相茵"。
- 5、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 6、不吐气: 见〖不送气〗。
- 7、半吐半露: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 8、含苞吐萼:苞:花未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叶片;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形容花朵即将开放的状态
- 9、衔冰吐雹:是传说嵩山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雨雹下降。
- 10、丙驭吐茵: 丙驭吐茵意思是为丞相丙吉驾车的人,在随丙吉外出时,喝得大醉,呕吐在丙吉车上。
- 11、啜食吐哺:辍:中止,停止。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 12、辍食吐哺: 辍食吐哺chuòshí-tǔbǔ (1) 谓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英 stop eating and spit out food in mouth
- 13、握发吐哺: 1.《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后因以"握发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 14、周公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 15、春蚕吐丝: 蚕,刚从卵孵化出来时,很小,名叫“蚁蚕”,吃几天桑叶以后骤然长大,就开始睡眠。
- 16、挥沐吐餐:谓礼贤下士。
- 17、握发吐餐:握发:握着头发;吐:吐出。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指为国而礼贤下士。
- 18、握沐吐餐: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
- 19、倾吐衷肠: 倾吐衷肠qīngtǔ-zhōngcháng (1) 完全吐露出内心的真实思想或心理状态 英 breathing out his soul
- 20、音吐鸿畅:指声音洪亮,言词畅达。
- 21、音吐明畅:谈吐。
- 22、交疏吐诚:交情疏浅;交往不深。指交往不密切的人。 窗上交错雕刻的花格子。 指雕有花格子的窗户。
- 23、出词吐气:犹谈吐。
- 24、出言吐词: 见“出言吐气 ”。
- 25、倾心吐胆: 倾心吐胆qīngxīn-tǔdǎn (1) 待人真诚,毫不保留地说心里话 例 倾心吐胆,以诚相见 英 openly
- 26、析肝吐胆:剖示肝胆。比喻赤诚。
- 27、谈吐不凡: 指言谈很突出。
- 28、群芳吐艳:指各种美丽、芳香的花草在比美、斗妍。
- 29、书林吐馥: 通俗来讲就是读书读多了有气质的意思。书林:书很多,代表有才华。馥;香气;吐:散发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 30、咽苦吐甘:谓自己含辛茹苦,而给人以甘美。形容母爱之深。
- 31、茹柔吐刚:欺软怕硬;凌弱避强。语出《诗.大雅.烝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 32、纳新吐故: 纳新吐故nà xīn tǔ gù (1) 废弃旧的,吸收新的 英 exhalling the old and inhalling the new;get rid of the stale and take in the fresh (2) 人体的呼吸过程,谓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空气。比喻扬弃陈旧的、无用的,吸收新鲜的、有用的 英 breathe
- 33、发号吐令: 1.同"发号施令"。
- 34、横眉吐气: 犹言扬眉吐气。
- 35、口吐珠玑:珠、玑:珍珠,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很有文采。
- 36、一吐为快: 一吐为快yītǔ-wéikuài (1) 把心里的话全说出来才感觉痛快 例 他真想一吐为快,可眼前的处境又不允许他这样做 英 feel pleasant after unbosoming
- 37、不吐不快:不说出来心里不舒服、不痛快,形容非要说出来。
- 38、口吐莲花: 佛教用语,比喻口出妙语,说话有文采。
- 39、麟吐玉书: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由麒麟、八宝、宝珠组合成图。
- 40、握沐吐飱:犹言握发吐哺。
- 41、虹霓吐颖:吐气成虹霓。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
- 42、气吐虹霓:虹霓:彩虹。吐气能成为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 43、嗽吐脓痰:即嗽唾脓痰,指小儿咳嗽咯脓痰。
- 44、呕心吐胆:意思是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 45、呕吐中枢:呕吐是将胃及肠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
- 46、喷云吐雾: 喷云吐雾pēnyún-tǔwù (1) 形容抽烟或抽鸦片烟的情景或场面 例 回到屋中时,只见他躺在沙发上,正在喷云吐雾呢 英 smoke heavily (2) 烟囱等喷放、冒出浓烟 例 看,无数根烟囱高高矗立,喷云吐雾,如一条条龙在空中摆动 英 smoking chimney
- 47、喷珠吐玉:嘴里喷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 48、出言吐气:犹言谈吐。指说话。
- 49、揚眉吐氣: 扬眉吐气yángméi-tǔqì (1) 形容摆脱长期受到的压抑后,心情极度舒畅的样子 例 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英 feel proud and elated
- 50、不吐不茹: 《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后以“不吐不茹”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 51、赛依吐尔: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外形和南疆弹布尔相似,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其名来自波斯语,“赛依”是“三”,“吐尔”为“琴弦”,即三弦琴的意思。
- 52、伸眉吐气:伸:伸展;吐气:吐出怨气。伸展眉毛,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抑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 53、申冤吐气:洗雪冤屈,发泄怨恨。
- 54、握发吐飧: 见"握发吐哺"。
- 55、谈吐风生:谈话机敏风趣。
- 56、谈吐生风:谈话机敏风趣。
- 57、车上吐茵:典出《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后以"车上吐茵"指醉饱之失。
- 58、出言吐语:犹言谈吐。指说话。
- 59、三吐三握:《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
- 60、吞云吐雾: 吞云吐雾tūn yún tǔ wù 1. 方士变幻的魔术。 英 blow a cloud; smoke opium or cigar; 2. 形容抽烟吞吐得意的神情。
- 61、吞刀吐火:传统杂技和戏法之一。
- 62、吸新吐故:吸进新气,吐出浊气。
- 63、扬眉吐气: 扬眉吐气yángméi-tǔqì (1) 形容摆脱长期受到的压抑后,心情极度舒畅的样子 英 feel proud and elated
- 64、引新吐故: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即吐纳术。
- 65、咋指吐舌:咬着指头,伸着舌头。形容极为惊异。
- 66、醉吐相茵:喻指宽以待人必然会有好的回报。
- 67、醉吐车裀:喻指宽以待人必然会有好的回报。
- 68、吞吞吐吐: 吞吞吐吐tūntun-tǔtǔ (1) 欲言又止,欲止又言,似有隐情难言之状 例 他哼哼哈哈,说话吞吞吐吐的 英 hem and haw;mince matters;mutter and mumble;stumble over one's words
- 69、上吐下泻: 1.肠胃感冒(打一成语) 2.兔宝宝跨坐在谢爸爸的肩膀上(打一四字成语) 3.坐在马桶上刷牙(打一成语)
- 70、谈吐风雅:风雅:风流儒雅。指有文化修养和生活风度。
- 71、衷情吐露: 将心中的感情吐露出来。
- 72、尽情吐露: 畅所欲言的陈述实情或心声。
- 73、虚劳吐血: 病证名,由五脏虚损导致的吐血。
- 74、摇首吐舌: 《喻世明言》卷十 【词目】摇首吐舌【读音】yáo shǒu tǔ shé【释义】吐舌:说不出话。形容惊讶、害怕得说不出话来。【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良久,乃摇首吐舌道:‘长公子太不良了。’”
- 75、倾吐心声: 把自已想说的话完全地表达出来。
- 76、伤胃吐血: 病证名。
- 77、兴云吐雾:兴起云雾。比喻神道鬼怪法力高强。
- 78、迎风吐艳:面对著风开出花朵。
- 79、塞依吐尔:赛依吐尔是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外形和南疆弹布尔相似,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赛依吐尔: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其名来自波斯语,“赛依”是“三”,“吐尔”为“琴弦”,即三弦琴的意思。
- 80、欲吐辄止:稍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不往深处钻研:对文化知识浅尝辄止的人,决不可能成为一名学者。
- 81、直吐胸怀:直:直爽;抒:抒发。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 82、谈吐如流:剖决:分析、解决;如流:如同流水一般。形容分析、解决问题明快、敏捷。
- 83、张口吐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 84、谈吐风声: 词语解释⒈ 形容谈话活跃而有趣。
- 85、一饭三吐哺: 谓一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喻求贤殷切。
- 86、酒后吐真言: 词语解释⒈ 酒喝多了以后容易讲真心话。
- 87、吃肉不吐骨头: 吃肉不吐骨头chī ròu bù tǔ gú tou (1) 比喻又残暴,又贪婪 例 这是个吃肉不吐骨头的家伙 英 ruthless and greedy
- 88、吃人不吐骨头: 吃人不吐骨头chī rén bù tǔ gǔtou (1) 比喻又残暴,又贪婪 例 这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 英 ruthless and greedy
- 89、港口吞吐能力: 在一定的技术装备和劳动组织条件下,按照合理的操作过程和先进的装卸工艺,某一港口在一定时期内所能达到的最大吞吐量。它是港口所有泊位吞吐能力的总和,以吨为单位。
- 90、吃死人不吐骨头: 吃死人不吐骨头chī sǐ rén bù tǔ gú tou (1) 比喻又残暴,又贪婪 例 这是个吃死人不吐骨头的家伙 英 ruthless and greedy
- 91、狗嘴吐不出象牙: 狗嘴吐不出象牙gǒuzuǐ tǔbuchū xiàngyá (1) 比喻坏人口里说不出好话。也作“狗嘴长不出象牙” 英 look not for musk in dog's kennel;a dog's mouth emits no ivory
- 92、库木吐喇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南约30公里处,库木吐喇系维吾尔语译音,意为“沙漠中的烽火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词语解释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⒈ 见“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引证解释⒈ 见“狗口里吐不出象牙”。国语辞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i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⒈ (谚语)比喻人说话不中听,说不出好话。也作「狗口里吐不出象牙」。例如:「小兔崽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没一句好话,少触我霉头。」
- 94、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词语解释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gǒu kǒu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⒈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亦作:狗口里生不出象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引证解释⒈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引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甚么好话,讲出甚么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亦作“狗口里生不出象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品花宝鉴》第七回:“真正你这张嘴,狗口里生不出象牙来。”巴金 《秋》五:“‘还有嘞,我替你说出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淑华 调皮地笑道。”国语辞典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gǒu kǒu li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⒈ (谚语)狗的嘴巴里不会吐出象牙。比喻骂人只会说坏话,说不出好听的话来。元·高文秀也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引《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甚么好话?讲出甚么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95、猪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 96、猪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 97、猪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 98、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词语解释⒈ 刚:硬、强;柔:软、弱;茹:吃。对强硬的不害怕,对软弱的不欺侮。形容不欺软怕硬。
- 99、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新千字文》 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成语:抱蕙兰芬,吐蔷薇刺发音:bàohuìlánfénǔqiángwēicì释义:形容文人抱济世之情怀,作刺世之文章。出处:《新千字文》示例: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 100、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新千字文》 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成语:抱蕙兰芬,吐蔷薇刺发音:bàohuìlánfénǔqiángwēicì释义:形容文人抱济世之情怀,作刺世之文章。出处:《新千字文》示例:杜甫看似满腹牢骚,其实却是抱蕙兰芬,吐蔷薇刺。
吐结尾的词语
更多- 1、词吐:言词谈吐。
- 2、辞吐: 1.犹谈吐。
- 3、刚吐:谓不畏强暴。语出《诗.大雅.烝民》:"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 4、供吐:招供,说出真实情况。
- 5、含吐: 1.谓调和。 2.孕育产生。 3.形容出没,隐现。 4.犹出入。比喻不相上下。 5.谓吸气﹑吐气。
- 6、剧吐: 剧吐jùtù (1) 剧烈的呕吐,见于消化道、神经系统及代谢异常性疾病,亦见于各种中毒 英 hyperemesis
- 7、鸬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序》:"鸬鹚吐鶵。"后因以"鸬吐"谓鸬鹚吐而生子。
- 8、闷吐: 1.气闷欲吐。
- 9、呕吐: 呕吐ǒutù (1) 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献多以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现一般不区分,而将有声无物者,称为“干呕” 英 vomit;be sick;throw up
- 10、嘔吐: 呕吐ǒutù (1) 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献多以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现一般不区分,而将有声无物者,称为“干呕” 英 vomit;be sick;throw up
- 11、欧吐: 1.呕吐。
- 12、喷吐: 喷吐pēntǔ (1) 喷射出来 例 听到此话,她“哇”地一声,把嘴里的一枚口香糖喷吐出来 英 expel
- 13、倾吐: 倾吐qīngtǔ (1) 畅所欲言,详尽倾诉 例 向他们倾吐她的烦脑 英 pour (2) 全部呕吐出来 例 倾吐黑水 英 vomit completely
- 14、傾吐: 倾吐qīngtǔ (1) 畅所欲言,详尽倾诉 例 向他们倾吐她的烦脑 英 pour (2) 全部呕吐出来 例 倾吐黑水 英 vomit completely
- 15、罄吐: 1.犹倾吐。
- 16、摅吐: 1.抒发吐露。
- 17、谈吐: 谈吐tántǔ (1) 指言语应对 英 style of conversation
- 18、谭吐:指说话时的措词和态度。
- 19、发吐: 1.发言吐字。喻指口头表达。
- 20、咳吐:谓谈吐﹑言论。咳而吐出。
- 21、哕吐: 1.呕吐。
- 22、露吐:犹吐露。
- 23、论吐: 1.谈论。
- 24、推吐:犹倾吐。
- 25、吞吐: 吞吐tūntǔ (1) 吞入吐出,比喻大量进出 例 这个港口一年可吞吐三千万吨货物 英 swallow and spit;take in and send out in large quantities (2) 形容言语文章条理不清,意思含糊 例 吞吐其词 英 mince the word
- 26、唾吐:唾液。
- 27、雾吐: 1.雾气蒸腾貌。 2.飘拂翻动貌。
- 28、涎吐:唾液。借指话语。
- 29、宣吐:宣读,当众朗读。
- 30、言吐: 1.言谈。
- 31、咬吐:咬字吐音,发音。
- 32、音吐:谈吐。
- 33、孕吐: 孕吐yùntù (1) 孕妇在妊娠初期食欲异常、恶心、呕吐的现象 英 vomiting during pregnancy;morning sickness
- 34、再吐:谓进餐时再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而频频接待宾客。古时用以形容统治者为延揽人材而忙碌。
- 35、占吐: 言谈,谈吐。
- 36、止吐: 止吐,镇吐zhǐtù,zhèntù (1) 有助于制止呕吐的 英 antiemetic
- 37、珠吐: 1.谓珍珠发出光芒。
- 38、一吐: 比喻尽情说出。
- 39、屠牛吐: 1.亦作"屠牛吐"。 2.古齐国之善屠牛者。
- 40、半吞半吐: 半吞半吐bàntūn-bàntǔ (1) 话刚说出口又缩回去 英 partly conceal and partly confess;speak with reserve (restraint);to hum and haw
- 41、一筹不吐: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 42、柔茹刚吐: 柔茹刚吐róurú-gāngtǔ (1) 《诗·大雅》:“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孔颖达疏:“喻见前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后以“柔茹刚吐”比喻欺弱避强,欺软怕硬。亦作“吐刚茹柔” 英 deceive the good and afraid of evil
- 43、茹柔刚吐:茹柔刚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rú róu gāng tǔ。
- 44、格格不吐:谓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 45、轻吞慢吐:形容歌唱时声音轻柔,吐词缓慢。
- 46、燥火呕吐:肺胃有热,复伤燥邪所致的呕吐。
- 47、咬嚼吞吐:指演员的发音吐字,念白说唱。
- 48、嘴乌目吐:方言。形容气极的样子。
- 拼音tǔ,tù
- 注音ㄊㄨˇ,ㄊㄨˋ
- 笔划6
- 繁体吐
- 五笔KFG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tǔ动词(1) (形声。从口,土声。本义:东西从口腔中涌出)(2) 同本义吐,写也。——《说文》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大雅·烝民》然我一沫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血入乎牙,不肯吐口。——韩愈《元和圣德》机发吐丸。——《后汉书·张衡传》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3) 又如:吐气纳元(道家的一种练功修身之法。吐、纳是我国古人的一种养生之术);吐信(吐舌头);吞吐(吞进和吐出);吐沫(吐出沫子);吐茹,吐哺(吐出嘴里食物)(4) 口说,陈说 。如:吐属;吐决(发表言论,断定事理);吐款(说出款曲。吐露真情);吐诚(说出真心话);吐肝露胆(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吐供(招供);吐言(说话);吐沥(倾诉)(5) 显露,呈现 。如:吐口(露口风);吐白(显露白色);吐絮(露出棉絮);吐端(呈现端应);吐绿(呈现翠绿色)(6) 发出;散发 。如:吐火(发出火光);吐曜;吐辉(发出光辉);吐焰(发出光焰);吐咬(吐音咬字);吐字;吐辞;吐音(发音);吐泄(发泄);吐绚(焕发光彩);吐发(焕发)(7) 长出 。如:吐穗;吐芽(8) 抒发;抒写 。如:吐文(写作。吐属);吐论(发议论);吐谈(谈吐)(9) 由里向外伸 。指舌头。如:吐舌头(10) 使能够迅速硬化的粘液从口中出来形成丝、网、茧 ——用于蜘蛛或蚕。如:蚕吐丝(11) 摆出,亮出 。武术用语 把布衫脱将下来,吐个架子。——《水浒传》(12) 开放 。如:吐葩(开花);吐花(13) 出 。如:吐奇(出奇谋);吐决(出谋决策);吐故纳新;吐懑(发泄内心的愤懑)名词(1) 姓(2) 另见tùtù动词(1) 呕吐。呕出胃内容物 。如:吐下(呕吐下泻);吐逆(呕吐而气逆);吐红(吐血);吐眩(呕吐眩晕);吐骂(唾骂);吐药(促使呕吐的药物);吐壶(唾壶);恶心要吐(2) 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 。如:如果把它们完整地吞下去的话,它们又会被吐出来(3) 退还非法的或不义的收益 。如:吐赃(4) 另见tǔ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