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末班: 1.犹下位。多指卑微的官位。 2.犹末界。 3.最后一班。
- 2、末弁: 低级武官。
- 3、末编: 指书的最后一编。编,编次。
- 4、末材: 小才;微才。
- 5、末操: 小节,微不足道的操行。
- 6、末策: 下策。
- 7、末茶: 制成细末的茶砖。
- 8、末产:指手工业﹑商业。
- 9、末産:指手工业﹑商业。
- 10、末臣: 地位低贱之臣。多用作自谦之词。
- 11、末垂: 犹末尾。指最后的时日。
- 12、末代: 末代mòdài (1) 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代 例 末代皇帝 英 the last reign of a dynasty
- 13、末贷: 从轻发落。
- 14、末第: 末等。指低下的地位。自谦之词。
- 15、末冬: 冬末。
- 16、末段:利用炮弹自身的制导装置和空气动力装置,在外弹道末端将弹丸导向目标的炮弹。有激光末端制导、红外末端制导和无线电末端制导等。通常用于射击远距离的目标。
- 17、末端: 末端mòduān (1) 尾端,排尾,最后的一端 例 蝎子尾巴末端的毒刺 英 extremity (2) 最后的一头 例 末端键 英 terminal;end
- 18、末费: 些微的用费。
- 19、末富: 谓经营工商业致富。
- 20、末供: 佛教语。谓最后的供奉。
- 21、末规: 犹下策。
- 22、末号: 科举时代考场的最后一间号房。
- 23、末毫: 秤杆上距离秤钩或秤盘最远的秤纽。也叫三毫。
- 24、末衡: 谓观察了解事物持平公正,不带偏见。
- 25、末後: 末后mòhòu (1) 最后 英 finally;in the end
- 26、末宦: 卑小的官职。
- 27、末货: 谓追逐财利。
- 28、末迹: 喻晚年。 次要的事。
- 29、末技: 古指工商业。 谓不足道的技艺;小技。
- 30、末季:犹末世。谓衰微的时代。
- 31、末减: 《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 谓从轻论罪或减刑。
- 32、末劫: 佛教语。谓末法之劫。 借指黑暗的世道。
- 33、末截: 最后一段。如:吃甘蔗,从梢到本,末截滋味最佳。 末期,末代。
- 34、末界: 指与人类相对而言的动物界。
- 35、末境:犹边境。
- 36、末涓: 细流。
- 37、末卷: 指多卷书刊的最后一卷。
- 38、末眷: 谓眷顾。
- 39、末厥:宋时俗语。谓卑劣,卑贱。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陶尚书谷尝曰:'尖檐帽子卑凡厮,短靿靴儿末厥兵。'末厥,亦当时话。"宋刘攽《中山诗话》:"今人呼秃尾狗为厥尾,衣之短后者亦曰厥。故欧公记陶尚书诗语'末厥兵',则此兵正谓未贼尔。"一说谓倔强凶悍。
- 40、末栏: 末栏mòlán (1) 轮盘赌局上三栏中包括从第25到第36格在内的最后一栏,可在上面赌注 英 dernier
- 41、末浪: 孟浪,鲁莽。
- 42、末类: 低等物类。指人类以外的其他物类。
- 43、末丽: 即茉莉。
- 44、末了: 末了mòliǎo (1) 最后;一连串事物的最后部分 例 第五行末了那几个字 英 last (2) 最后;结束或完成一连串的事件或行动 例 他末了还是同意大家的意见 英 finally
- 45、末僚: 低级僚属。常用作谦词。
- 46、末列: 犹下位。多用作谦词。
- 47、末陋: 卑微鄙陋。
- 48、末煤: 末煤mòméi (1) 在矿山生产的最细粒的煤,常含有石片与夹矸石,除非加以清除,否则燃料不合要求 英 slack
- 49、末蒙: 吐蕃君长之妻的称号。
- 50、末杪: 末尾。
- 51、末俗:谓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世俗之人。指一般平庸的人。 世俗之人。指未出家的人。与'僧侣'相对。
- 52、末限:最后期限。
- 53、末学: 肤浅无本之学。多用作自谦之词或自称的谦词。 指浅薄的学者。 犹后学。 指非正统之学。
- 54、末运:行将衰亡的命运。
- 55、末业:古代指手工业﹑商业。与称为'本业'的农业相对。
- 56、末将: 位次于上将和次将的将领。 指低级将官。 犹言小将。将官的谦称。
- 57、末年: 末年mònián (1) 历史上一个朝代或一个统治者统治的末期 英 last years of a dynasty or reign
- 58、末利: 古代指工商业。 指经营工商业所获之利。 花名。即茉莉。
- 59、末路: 末路mòlù (1) 路途的终点,比喻衰亡没落的境地 例 穷途末路 英 dead end;end of the road (2) 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英 end
- 60、末世: 末世mòshì (1) 一个朝代的末期 例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易·系辞下》 英 last phase
- 61、末药: 末药mòyào (1) 没药树的树脂凝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可入药,有通经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亦称“没药” 英 myrrh
- 62、末法: 谓不能治本的法术。系儒家对法家刑名之学的蔑称。 佛教语。指佛法的衰微时期。 泛指宗教的衰微。
- 63、末由:无由。
- 64、末事:非关根本之事;小事。古指商业和手工业。 犹言馀事。
- 65、末契: 1.犹下交。指长者对晩辈的交谊。 2.犹下交。指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者的交谊。 3.犹下交。称别人对自己的交谊的谦词。
- 66、末泥:古代戏剧角色名。简称"末"。
- 67、末本: 全剧以正末主唱的剧本。如《元曲选》中的《王粲登楼》、《扬州梦》等。
- 68、末流: 水流的下游。 比喻事物的后来的发展状态。 指颓风弊俗。 余绪,遗业。 指后世。 后列,下等。 末期,末世。 后辈,后人。亦指已经衰落而失去其原有精神实质的流派。
- 69、末日: 末日mòrì (1) 基督教教义中称世界毁灭那一天 英 doomsday;Judgment Day (2) 事物结束或消亡的日子 例 我那时的感觉就是末日来临 英 end
- 70、末主:末世君主。
- 71、末香:指捣成细末状的沉香﹑檀香等。
- 72、末造: 末造mòzào (1) 末世,末代。造,时代 例 晚清末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英 last phase of an age
- 73、末调: 谦词。谓才调不高。
- 74、末梢: 末梢mòshāo (1) 末尾 例 鞭子的末梢 英 tip;extremity (2) 最后的部分;末端部,非中枢部分 例 末梢神经 英 ending
- 75、末亲:远亲。
- 76、末岁:岁末。晩年。
- 77、末堂:最后出生的。
- 78、末始:始末;原委。
- 79、末人:[德DerLetzteMensch]见于尼采所著《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言,意指一种无希望﹑无创造﹑平庸畏葸﹑浅陋渺小的人。
- 80、末尘: 犹后尘。比喻别人之后。
- 81、末节: 末节mòjié (1) 小节,细节 英 minor details
- 82、末座: 末座mòzuò (1) 分座位时,座次最后的位子 英 the least prominent seat
- 83、末裔:后代子孙。
- 84、末姻:远亲。
- 85、末绪:谓前人遗留的功业。
- 86、末屑: 末屑mòxiè (1)碎末,细小的颗粒 英 crumb
- 87、末作:古代指工商业。 谓低下的作品。
- 88、末光: 余辉。 比喻余威。 微光。
- 89、末疾: 四肢的疾患。
- 90、末暮: 老年。
- 91、末力:犹馀力。
- 92、末戚:远亲。
- 93、末速: 末速mò sù 1. 最后阶段的速度。 英 end speed; 2. 弹头在落点上的速度。
- 94、末着: 1.最后的计策。
- 95、末尾: 末尾mòwěi (1) 最后的部分 例 一顿饭的末尾 英 end
- 96、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
- 97、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
- 98、末游:汉贾谊《论积贮疏》:"今驱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游食,不劳而食;末技游食之民,指商人。后因以"末游"称商人。
- 99、末皂:卑贱的隶役。
- 100、末品: 1.犹言卑官。 2.用作谦词。 3.谓低下的等次。
末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本末体:是指以历史事件为主的史书体例。
- 2、兜末香:香名。
- 3、也末哥: 见“也么哥 ”。
- 4、凯末尔:即“基马尔”。
- 5、小末尼: 使非根本部分处于不重要地位。 寻常;细微。 杂剧中扮男青少年的角色。
- 6、软末泥: 对于软末泥一语学界说法不一,软又多释为软弱。
- 7、速末水:松花江的别名。
- 8、粟末水: 古水名。
- 9、雪末籽:方言。向日葵籽。
- 10、且末国: 在西域南道十国中,从且末国开始,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国,故《汉书?西域传》又载:“鄯善当汉道要冲,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自且末以往,皆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汉同。”可见受汉文化影响很大,在城廓诸国中只有译长一职。
- 11、那末着: 1.亦作"那末着"。 2.指示行动或方式;代替某种动作或情况。
- 12、断末摩: ‘末摩’是梵语marman的音译。
- 13、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běnmò-dàozhì (1)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 英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 14、本末源流: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 15、本同末离: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 16、本同末异:本:本源。末:末流。指事物的本源相同而其派生的末流相异,或事物的开头一样而结果不同。
- 17、摽末之功: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
- 18、雕虫末伎: 1.亦作"雕虫末伎"。 2.犹言雕虫小技。
- 19、雕虫末技: 1.亦作"雕虫末伎"。 2.犹言雕虫小技。
- 20、春末夏初: 谷雨到立夏节气间。
- 21、夏末秋初:秋末。指农历九月。
- 22、肉末烘蛋: 一道四川省的地方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
- 23、笃笃末末:盘盘旋旋。
- 24、弃末返本: 1.亦作"弃末返本"。 2.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
- 25、粉末冶金: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
- 26、周末疯抢: 原指星期六下班后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
- 27、肤末支离:肤浅琐碎。
- 28、肤浅末学:肤浅无本之学。多用作自谦之词或自称的谦词。指浅薄的学者。犹后学。指非正统之学。
- 29、毫末之利:毫末:指细微。极小的利益
- 30、片长末技:微小的特长﹐浅薄的技能。
- 31、旁枝末节:喻不重要。
- 32、繁文末节:谓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亦比喻其他繁琐多馀的事项。
- 33、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qīmòkǎoshì (1) 学期末举行的考试 英 terminal examination
- 34、天末凉风: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 35、满清末造: 满清末造Mǎnqīng mòzào (1) 清朝末年。满清,清王朝是满族统治者建立的,所以当时的革命党人叫它“满清”。末造,一个朝代的建立末期、末世,含有衰乱的意思。末,最后,造,时代 例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与民贼相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英 the last years of Qing Dynasty;last part of Qing Dynasty
- 36、本深末茂:本:树根;末:树梢。根深而枝叶茂盛。比喻事物根底深厚而富于生机,蓬勃茁壮。
- 37、残灯末庙:比喻事物临近尾声,快要结束了。
- 38、橦末之伎: 古代表演爬竿的杂技。
- 39、叨陪末座: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这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
- 40、强弩末矢: 强弩末矢qiáng nǔ mò shǐ (1)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强弩所发的箭,已达射程的尽头。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再有力量了 英 an arrow at the end of its flight-spent force
- 41、忝陪末座:意思是惭愧地坐在末座作陪。
- 42、蒲黄末散: 是一种药物,主治牙疼。
- 43、弃末反本: 1.亦作"弃末返本"。 2.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
- 44、去末归本:旧指舍弃工商业,回到农业生产上去。
- 45、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
- 46、桑榆末景: 桑榆末景sāng yú mò jǐng (1) 日落黄昏,余辉照在桑榆树上,比喻人的暮年时光 英 the evening of one’s life
- 47、三梢末尾:犹言结局,结果。
- 48、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shénjīng mòshāo (1) 神经纤维轴索的末端结构,包括感受器和效应器两部分 例 防止一些病毒在神经末梢生根 英 nerve ending; nerve end
- 49、始末原由: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 50、始末缘由: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缘由:缘故由来。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 51、始末根由:事情开始到结尾的经过和缘由
- 52、本末终始:本末:树根和树梢;终始:事情的结局和开头。 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
- 53、穷途末路: 穷途末路qióngtú-mòlù (1) 形容处境窘困,已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英 strait;at one's last gasp;be driven into an impasse;be (stand) at bay;come to the end (2) 亦作“末路穷途”
- 54、晚生末学: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
- 55、晚节末路:末世;一代将终之时。
- 56、逐末忘本: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57、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 58、细微末节: 细微末节xìwēi-mòjié (1) 无关紧要的细节 例 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古立高《初恋》 英 immaterial;niceties
- 59、予末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 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
- 60、枝末生根: 树木的枝梢上生根。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 61、终末寄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寄主
- 62、终末消毒:指传染源住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点或终止传染状态后,对疫点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 63、逐末弃本: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64、逐末舍本: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65、方兴末艾:方:正在;兴:起始,兴起;艾:停止,完结。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 66、本盛末荣:比喻对待事物要着重于根本。
- 67、本末终终:本末终终,汉语成语,意思是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
- 68、本末相顺:本末相顺。
- 69、头上末下: 谓从上到下,从最前头一个到最末尾一个。 头一回,第一次。
- 70、夏末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 71、英雄末路:英雄到了无路可走地步
- 72、粉末电线:粉末电线能承受住夏天风暴袭击,冬天冰雪的垂重压,不怕海风的潮气及盐分侵蚀且因其重量轻可增大两根电杆的距离减少立杆。
- 73、毫末之差:指由于微小的失误而造成巨大的差错。
- 74、枝末无明:枝末无明即从根本无明中,生起更为粗显之种种烦恼。
- 75、从末谋面: 从来没有见过。
- 76、世界末日: 地球毁灭之日。这一词由玛雅人曾经的预言——2012年世界末日,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 77、周末手术: 一些患者担心临近周末没医生,一些择期手术的病人便扎堆周一、周二做手术,结果耽误工作不说家属还要请假照料,一些医院推出周末手术,为这类病人提供便利,医生也建议市民改变就医习惯,医院周末一样会安排医生不必担心。
- 78、空气末日: 空气污染很严重,感觉世界末日就要来临。
- 79、纪事本末体:是指以历史事件为主的史书体例。
- 80、唐末农民战争: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 81、隋末农民战争:隋末农民战争是7世纪初推翻中国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 。
- 82、明末农民战争: 词语解释⒈ 17世纪中叶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1627年,陕西王二聚众起义,各地纷纷响应。1633年,起义军进入中原。李自成、张献忠部逐渐成为起义军主力。1638年,起义军连遭失利。1640年,李自成入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两年后达百万之众。1643年进取西安,次年建立大顺政权,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张献忠取得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迎战失利,退出北京。1645年,李自成被杀。次年,张献忠败死。余部转入联明抗清斗争。
- 83、秦末农民战争: 词语解释⒈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政府征发贫民屯戍渔阳(治今北京密云西南),戍卒九百人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大雨阻道,不能按期到达。秦法误期者斩首,陈胜、吴广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率众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攻克陈县(今河南淮阳)后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为王。起义军主力向关中进攻,遭到失败。不久,陈胜被叛徒杀害。此后,项羽、刘邦领导的两支起义军成为反秦主力。项羽率部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刘邦则率师攻占咸阳,推翻了秦朝统治。
- 84、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词语解释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háo mò bù duō,jiāng chéng fǔ kē ]⒈ 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毫”。引证解释⒈ 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毫”。引《逸周书·观周》:“緜緜不絶,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孔晁 注:“此言防患在微也。”亦作“豪氂不伐,将用斧柯”。 《史记·苏秦列传》:“《周书》曰:‘緜緜不絶,蔓蔓奈何?豪氂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 85、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词语解释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háo mò bù zhā,jiāng xún fǔ kē ]⒈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引证解释⒈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引《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絶,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 注:“札,拔也;寻,用者也。”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古圣人所见远矣。”
- 86、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成语: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发音:háomòbùzhā,jiāngxúnfǔkē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示例:《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 87、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成语: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发音:háomòbùzhā,jiāngxúnfǔkē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示例:《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 88、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成语: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发音:háomòbùzhā,jiāngxúnfǔkē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示例:《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 89、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词语解释⒈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末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卑末: 低级的官吏或职位。 男子谦称自身。
- 2、本末: 本末běnmò (1) 树木的根和梢,比喻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原委 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礼记·大学》 英 the whole course of an ev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 (2) 主次,先后 英 the fundamental and the incidental
- 3、弊末:弊风末俗。
- 4、摽末:刀尖。喻微末。摽﹐通'镖'。
- 5、标末:树梢。喻枝节。
- 6、宾末: 1.末等客人。用作谦词。
- 7、茶末: 茶末chámò (1) 呈细粉末状的茶叶 英 tea dust
- 8、尘末:犹言尘埃;微末。
- 9、饬末:谓致力于商业。
- 10、冲末: 1.亦作"冲末"。 2.元杂剧角色名。又称二末。末,剧中男角,犹京剧中的"生"。
- 11、丑末: 1.自谦之词。谓鄙陋微贱。
- 12、初末:犹始末。
- 13、村末:粗俗的末角。
- 14、锉末: 锉末cuòmò (1) 锉下的碎末或小片 英 rasping
- 15、妲末:妲己与妺喜的并称。
- 16、巅末: 1.颠末。从开始到末尾,谓事情的全过程。
- 17、顛末: 本末;前后经过情形。
- 18、颠末: 本末;前后经过情形。
- 19、端末: 始末;从开始到结束的经过:事情的端末|至家历述端末。
- 20、多末: 1.见"多"。
- 21、奋末: 1.谓舞动四肢。《礼记.乐记》:"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郑玄注:"奋末﹐动使四支也。"孔颖达疏:"奋末﹐谓奋动手足。"一说谓乐终时声音疾速。孙希旦集解:"猛起﹐谓乐之始刚猛;奋末﹐谓乐之终奋迅。"
- 22、丰末:大的末端。 使末大于本。
- 23、副末:宋杂剧﹑金院本的脚色。从参军戏中的苍鹘演变而来。任务是烘托发挥'副净'所制造的笑料。元杂剧中居次要地位的末。 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演出开场时向观众介绍剧情概要的角色,兼做杂差。
- 24、浮末:旧指工商行业。古代以农为本,工商为末,以其追逐浮利,故称。
- 25、肤末:指肤浅的见解或事物的次要部分。
- 26、格末:方言。这么,那么。
- 27、贵末: 1.谓重视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特指重视商业。
- 28、毫末: 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 指笔端。
- 29、豪末:毫毛的末端。喻微细之物。豪,通"毫"。
- 30、荒末:荒乱之末。
- 31、灰末:灰,灰粉。
- 32、季末:末世,衰世。
- 33、贱末:地位微贱。
- 34、简末:指文牍书简末幅。为题跋落款的地方。
- 35、浇末:风俗浇薄的末世。
- 36、芥末: 芥末jièmo (1) 一种辛辣的黄色调味品,是芥菜种子研成的粉末 英 mustard
- 37、结末: 结末jiémò (1) 〈方〉 (2) 结尾 例 这本小说的结末很平淡 英 ending (3) 末了 例 结末他还是采纳了大家的建议 英 finally
- 38、禁末:古以农为本,商为末。"禁末"谓限制商业活动。
- 39、鋸末: 锯末jùmò (1) 锯切如锯木或石等,通常指锯木时掉下来的小碎末 英 sawdust
- 40、卷末: 1.书卷的末尾。唐白居易有《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
- 41、夸末: 1.谓浮夸而不务实。
- 42、临末:临了﹐最后。
- 43、林末: 1.林梢。
- 44、煤末:煤的碎末。也称煤末子。
- 45、苗末: 1.犹苗裔。子孙后代。
- 46、杪末:小。
- 47、秒末: 1.微小。
- 48、眇末: 微末。古代帝王自谦之词。 细小;琐屑。
- 49、百末: 1.各种花草的粉末。亦借指百末美酒。
- 50、刹末: 1.塔顶。
- 51、朝末:朝班的末位。为朝官的谦词。
- 52、种末: 1.犹血胤﹐后裔。
- 53、橦末: 古代表演爬竿的杂技。
- 54、趋末: 1.亦作"趍末"。 2.追求细枝末节。 3.指从事﹑趋尚工商业。
- 55、衰末:衰落微末。
- 56、打末:排在最后。
- 57、底末:犹头绪。
- 58、发末:头发末梢。
- 59、风末:阵风的末尾。有风力渐微之意。
- 60、莩末: 1.谦词。言居于亲戚之末。
- 61、高末: 1.指北齐高氏王朝运祚之末。 2.指比较高级的茶叶末儿。
- 62、期末: 期末qīmò (1) 学期将结束的一段时间 英 end of term
- 63、价末:方言。犹那么。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
- 64、浅末:肤浅;短浅。
- 65、节末:情节本末。
- 66、且末:汉代西域国名。《汉书.西域传上.且末国》:"且末国,王治且末城﹐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地在今新疆且末县。
- 67、落末:末后;最后。
- 68、理末:谓处理细枝末节的事务。
- 69、利末:末利。即工商之利。古代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业。
- 70、两末: 1.两个极端。 2.两端;两头。
- 71、流末: 指事物的支流、尾梢。
- 72、暮末:犹末世。谓一代将终之时。
- 73、农末:古代指农业和商业。末,谓逐末利,指商业。
- 74、弩末: ①强弩之末。比喻力量已经衰竭。②比喻事情的最末:想不到在弩末的游踪里,还能领略到这样的清歌!
- 75、篇末:篇章的结尾。
- 76、撇末:装扮角色﹐演戏。
- 77、珀末:琥珀粉。可作药用。
- 78、切末:[ qiè mò ] :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道具。
- 79、壤末:犹地下。
- 80、宂末: 1.亦作"冗末"。 2.庸劣。 3.繁杂琐细。
- 81、肉末: 肉末ròumò (1) 碎末状的肉 英 ground meat
- 82、辱末:辱没。
- 83、桑末:指桑树上的寄生木。
- 84、甚末: 甚么,什么。
- 85、始末: 始末shǐmò (1) 事情从头到尾的过程 例 事件的始末 英 beginning and end (2) 始终 例 始末不渝 英 throughout
- 86、是末: 什么。
- 87、叔末:衰亡的时代。
- 88、疏末: 1.亦作"疎末"。 2.犹疏远。
- 89、丝末: 1.古代覆盖在车轼上的丝织帷席。
- 90、送末:结尾。
- 91、宋末:宋朝末了之时。
- 92、岁末: 一年快完的时候。
- 93、琐末: 细微。 指细微之事。
- 94、挞末: 1.蝴蝶的别名。
- 95、偷末:指鄙薄衰败的风俗。
- 96、晚末: 犹晚年。
- 97、晩末:犹晩年。
- 98、微末: 微末wēimò (1) 极小;微不足道 英 trifling;insignificant
- 99、舞末:宋代舞曲的一种终结形式。
- 100、限末:限期的最后时日。
- 拼音mò
- 注音ㄇㄛˋ
- 笔划5
- 繁体末
- 五笔GSI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2) 同本义末,木上曰末。——《说文》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元首末要。——《周书·武顺》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非特其末见而已。强弩之末。——《资治通鉴》左手执卷末。——明· 魏学洢《核舟记》(5)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6)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末技游食之民。——汉· 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7)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8)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9) 末期;晚年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崇祯末。——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0)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11) 细的粉末丝末。——《荀子·礼论》(12)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13) 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14) 姓形容词(1) 卑微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2)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3) 低级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4)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5) 微不足道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6)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7) 细,小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8)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9) 肤浅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10)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11) 非根本,次要 。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动词通“瀎”。抹拭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 [查看更多]
M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