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开头的词语
更多- 1、臣服: 臣服chénfú (1) 屈服称臣,接受统治 英 submit oneself to the rule of;acknowledge allegiance to
- 2、臣妾: 臣妾chénqiè (1) 妾的自称 英 female servant
- 3、臣节: 1.人臣的节操。
- 4、臣工:群臣百官。
- 5、臣仆: 臣仆chénpú (1) 仆人的自称 英 servant
- 6、臣民:(名)君主国家的臣子和百姓。
- 7、臣僚: 臣僚chénliáo (1) 旧指辅佐君主的文臣武将 英 the officials at court
- 8、臣一:臣服而统一。
- 9、臣姓: 1.群臣百姓。
- 10、臣属: 1.犹臣下。 2.以臣自属。谓自辟其官﹐自役其民。
- 11、臣子: 臣子chénzǐ (1) 君主时代的官吏 英 official as subject to the king
- 12、臣事:以臣道奉事。
- 13、臣极:指最高的臣位。
- 14、臣人:犹臣下。 谓使人为臣。
- 15、臣臣:自卑貌。
- 16、臣道: 1.为臣的道理和本分。
- 17、臣朔:《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后因以"臣朔"为东方朔的省称。
- 18、臣术: 1.指臣下的权术。
- 19、臣仕:为臣入仕。
- 20、臣役: 1.泛指奴仆。 2.犹役使。
- 21、臣官:泛指群臣百官。
- 22、臣孽: 1.国君庶子对君的自称。世子为嫡﹐馀子为孽。
- 23、臣虏: 臣虏chénlǔ (1) 奴隶 英 slave
- 24、臣下:君主制时代的官吏。
- 25、臣伏:屈服称臣。
- 26、臣御:臣妾仆御。
- 27、臣宰:本指奴隶。后亦以称辅佐帝王的臣佐。
- 28、臣庶: 犹臣民。
- 29、臣卫: 1.屏藩拥卫之臣。
- 30、臣司:主管某事之臣。
- 31、臣礼:为人臣的礼节。
- 32、臣寮: 1.同"臣僚"。 2.犹僚属。
- 33、臣邻:《书.益稷》:"臣哉邻哉﹐邻哉臣哉。"孔传:"邻﹐近也。言君臣道近﹐相须而成。"本谓君臣应相亲近﹐后泛指臣庶。
- 34、臣使:以臣使之。犹统治。
- 35、臣隶: 1.犹臣仆。
- 36、臣位: 1.人臣的职责或地位。
- 37、臣佐:泛指臣僚官佐。
- 38、臣畜:臣服如畜。
- 39、臣制: 1.语出《晏子春秋.谏上四》:"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此言君受制于臣。后因以"臣制"谓臣服节制。 2.指臣子应该遵行的规章制度。
- 40、臣附:臣属依附。
- 41、臣衞: 1.屏藩拥卫之臣。
- 42、臣不易: 昔孔子言“为臣不易”,或人以为易,言“臣之事君,供职奉命,敕身恭己,忠顺而已。
- 43、臣附议: 中国古代大臣在君王面前同意或认同其他臣子所提出的提议,作为共同提议人。
- 44、臣门如市:语出《汉书.郑崇传》。喻车马盈门﹐谒见奔走者甚多。
- 45、臣心如水: 1.谓为臣者廉洁奉公﹐心清如水。 2.用为清静自如之喻。
- 46、臣一主二: 1.古谚。谓臣一身可择主而仕。
臣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楚臣讴:指屈原的诗歌。
- 2、隶臣妾:隶臣与隶妾的并称。汉代处罚男女罪人的两种刑名。
- 3、陪臣国:附属国。
- 4、使臣房:宋代缉捕武官的公事房。
- 5、使臣星:即使星。
- 6、老臣心: “老臣心”指忠心耿耿,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
- 7、君唱臣和:形容臣子紧紧遵循君主的旨意办事。
- 8、不臣之心:不忠诚的心。
- 9、称臣纳贡: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 10、君臣佐使:中医配制药方的方法。用于主治的称君,辅治的称臣,相反而相助的称佐,引导及调和的称使。
- 11、君前臣名:按照封建宗法制,臣下在君主面前,不论自称或他称,一律称名,而不得尊称,谓之'君前臣名'。
- 12、君辱臣死: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 13、君圣臣贤: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 14、乱臣贼子: 乱臣贼子luànchén-zéizǐ (1) 古指不忠不孝,心怀异志的人。后指破坏社会秩序的人 英 ministers or generals who rebel against their monarch or collaborate with the enemy; rebels and traitors
- 15、买臣覆水:覆:泼。比喻事成定局,无法挽回。
- 16、谋臣猛将: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 17、谋臣武将:犹言谋臣猛将。
- 18、谋臣如雨: 1.形容智谋之士极多。
- 19、逆臣贼子: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20、迁臣逐客:指遭贬官放逐之人。
- 21、忠臣烈士:忠君爱国、舍身取义的人。
- 22、孤臣孽子: 孤臣孽子gūchén-nièzǐ (1) 原指失势的臣子和微贱的庶子。比喻生存于忧患中的人 英 a solitary minister and a perverse son
- 23、主辱臣死:主:君主。君主蒙受耻辱,臣子只有以死报之
- 24、主忧臣辱: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 25、名臣硕老:对古代公卿大夫的尊称。指有名望的大臣。
- 26、忠臣孝子: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 27、贼臣逆子: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 28、贼臣乱子: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 29、忠臣良将: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 30、忠臣义士: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
- 31、功臣自居: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 32、君仁臣直: 词语解释⒈ 仁:仁义;直:正直。君主仁爱,臣下才能直言相谏。
- 33、君射臣决: 词语解释⒈ 射:射箭;决:射箭用具,即扳指,用以钩弦。君主喜好射箭,臣下自然经常带着射箭用具。比喻上司的爱好,随从者自然极力效法。
- 34、君暗臣蔽: 词语解释⒈ 暗:昏庸;蔽:欺瞒。君主昏庸无道,臣子欺瞒蒙骗。
- 35、奸臣当道: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 36、乱臣逆子:乱臣:叛乱之臣;逆子:忤逆之子。 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 37、主圣臣良: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 38、罗便臣道:香港岛半山区的一条主要道路,以香港第五任港督罗便臣爵士命名。
- 39、功臣宿将: 指开国的功臣,宿将就是为开国而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
- 40、君臣之力: 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
- 41、君臣鱼水:本则故事。
- 42、主圣臣直: 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 43、文臣武将:犹言谋臣猛将。
- 44、主贤臣良: 《汉书·薛广德传》:“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 45、主明臣直:君主圣明,臣子忠诚。比喻上行下效。
- 46、主忧臣劳: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 47、知臣莫若君:了解臣子的无过于君主。
- 48、上求材,臣残木: 词语解释⒈ 指只要上级有所要求,下边的人就竭意奉承。
- 49、谋臣似雨,猛将如云: 词语解释⒈ 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人才济济。
- 50、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词语解释⒈ 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人才济济。
- 51、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 52、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宋·文天祥《沁园春》词:“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刬的说这等言语也。 ★明·无名氏《岳飞精忠》头折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读音wéi chén sǐ zhōng,wéi zǐ sǐ xiào,成语,指封建社会认为当臣子的应当不惜生命忠于帝王,为儿女的应当不惜生命孝敬父母。出自宋朝文天祥《沁园春》。
臣结尾的词语
更多- 1、霸臣:指佐助建立王霸之业的臣子。
- 2、宝臣:可器重信赖之臣。
- 3、背臣:叛臣。
- 4、鄙臣: 1.谦词。犹言小臣。
- 5、偪臣:权重逼君的贵臣。
- 6、逼臣:权重逼君的贵臣。
- 7、弼臣: 1.辅佐之臣。
- 8、嬖臣:受宠幸的近臣。
- 9、表臣:干练的外臣。
- 10、宾臣: 1.谓以宾客之礼对待臣下。
- 11、波臣:指水族。古人设想江海的水族也有君臣,其被统治的臣隶称为'波臣'。后亦称被水淹死者为'波臣'。
- 12、部臣:中央各部的长官。
- 13、逋臣:逃亡之臣。
- 14、才臣:干练之臣。
- 15、材臣: 1.有才能之臣,干练之臣。
- 16、漕臣:管理漕运的官员。
- 17、谗臣: 1.好谗害人之佞臣。
- 18、常臣:指太常。官名。
- 19、厂臣:明东厂﹑西厂的主官。亦专指魏忠贤。
- 20、拂臣:辅弼之臣。拂,通"弼"。
- 21、边臣: 1.亦作"邉臣"。 2.驻守边疆的大臣﹑官员。
- 22、枋臣:犹权臣。
- 23、不臣: 不臣bùchén (1) 旧指言行不符合臣子的规矩 英 unfit for an official's word and deeds in feudal times
- 24、侧臣:左右近臣。
- 25、曾臣: 犹末臣。古代诸侯对天子自称的谦词。
- 26、称臣: 称臣chēngchén (1) 自称臣子,接受对方统治,泛指向对方屈服 例 俯首称臣 英 submit to or give in
- 27、诚臣:忠臣。
- 28、斥臣: 1.被废免或贬逐之臣。
- 29、重臣: 重臣zhòngchén (1) 在朝廷中地位举足轻重的大臣 例 元老重臣 英 a high-ranking official with heavy responsibility
- 30、宠臣:得宠之臣。
- 31、楚臣:指屈原。
- 32、绌臣: 1.贬逐之臣。绌,通"黜"。
- 33、纯臣:忠纯笃实之臣。
- 34、辞臣: 1.文学侍从之臣。
- 35、词臣: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 36、从臣:随从之臣下;侍从之臣。
- 37、篡臣:谓篡夺君权之臣。
- 38、达臣: 1.通达事理之臣。
- 39、大臣: 大臣dàchén (1)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君主国家的高级官员 英 minister of a monarchy
- 40、谠臣: 1.正直敢谏的臣子。
- 41、盗臣: 1.谓盗窃府库财物的官吏。 2.叛臣;簒夺之臣。 3.盗名欺世的官吏。
- 42、道臣:使臣。
- 43、登臣: 1.进用官吏。
- 44、鼎臣:重臣;大臣。
- 45、斗臣: 1.亦作"斗臣"。 2.犹斗士;勇士。
- 46、督臣: 1.即总督。因上对朝廷,故称。
- 47、迩臣: 迩臣ěrchén (1) 近臣 英 courtier
- 48、贰臣: 贰臣èrchén (1) 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 例 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注:“贰,两属也。” 例 誓死不为贰臣 英 turncoat official
- 49、二臣: 指春秋·楚乱臣费无极与鄢将师。 指黄帝臣风后与力牧。
- 50、藩臣:拱卫王室之臣。
- 51、凡臣:一般臣子。
- 52、蕃臣:藩屏之臣;大臣。蕃,通"藩"。
- 53、放臣: 放逐之臣。
- 54、蜂臣: 1.指蜂王以外的众蜂。语出《关尹子.三极》:"圣人师蜂立君臣。"
- 55、弗臣:不敢待以臣礼。表示天子对其尊敬。
- 56、抚臣: 1.称巡抚。
- 57、辅臣: 1.辅弼之臣。后多用以称宰相。
- 58、附臣:属臣﹐臣属。
- 59、干臣:指精明强干之臣。
- 60、阁臣:明清大学士的别称。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
- 61、宫臣: 1.太子的属官。 2.犹近臣。君王左右的亲近之臣。
- 62、功臣: 功臣gōngchén (1) 旧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现指对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例 治淮功臣 例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 one who has rendered outstanding service
- 63、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孤陋无知的臣子。
- 64、故臣:旧臣;遗臣。
- 65、寡臣:古代国君自称的谦词。
- 66、官臣:谓受天子之命所置的管理家邑的官吏。
- 67、贵臣: 1.本指公卿大夫位高的家臣,后泛指显贵的大臣。 2.中贵,宦官。
- 68、国臣:国君的臣属。
- 69、汉臣:汉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
- 70、豪臣:权势显赫的臣僚。
- 71、河臣: 指河道总督。
- 72、鸿臣: 指大鸿胪。
- 73、虎臣:比喻勇武之臣。 指虎贲氏之官。
- 74、画臣: 1.谋臣。
- 75、机臣:机要近臣。
- 76、几臣:掌机密的近臣。
- 77、羁臣:亦作'羇臣'。 羁旅流窜之臣。
- 78、吉臣: 贤良之臣。
- 79、虮臣:犹言微贱之臣。
- 80、寄臣:托身他国之臣。
- 81、计臣: 1.谋臣。 2.掌管国家财赋的大臣。
- 82、家臣: 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卿大夫家的总管叫宰,宰下又有各种官职,总称为家臣。后亦泛指诸侯、王公的私臣。
- 83、奸臣: 奸臣jiānchén (1) 指弄权营私、残害忠良、不忠于君主的大臣 例 奸臣窃命。——《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 treacherous court official
- 84、僭臣:犯上作乱之臣。
- 85、谏臣: 1.直言规劝之臣。 2.掌谏诤的官员。
- 86、贱臣: 1.臣下在君主或上司前的谦称。 2.地位低下的人。
- 87、疆臣:负镇守一方重责的高级地方官吏。清代称总督﹑巡抚为封疆大吏,省称疆吏或疆臣。
- 88、将臣:武臣。与儒臣相对。
- 89、讲臣:为皇帝经筵进讲之臣。
- 90、强臣: 擅权的大臣。
- 91、骄臣: 1.骄傲狂妄之臣。 2.宠信放纵臣下。
- 92、禁臣:指在宫廷官署供职的臣子。
- 93、荩臣: 《诗•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 94、近臣: 近臣jìnchén (1) 君主所亲近的臣子 英 monarch’s intimate ministers
- 95、旧臣:老臣。
- 96、具臣:1.备位充数之臣。 2.泛称为人臣者。
- 97、君臣: 君主与臣下。 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 指主食和副食。
- 98、畯臣:贤臣。畯,通"俊"。
- 99、科臣:指科道官。
- 100、阃臣: 1.指外任的大臣。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6
- 繁体臣
- 五笔AHNH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2) 同本义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说文》仕于公曰臣。——《礼记·礼运》事君不贰是谓臣。——《国语·晋语》臣治烦去惑者也。——《左传·成公二年》臣妾逋逃。——《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臣则左之。——《礼记·少仪》。注:“谓囚俘。”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3) 又如: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臣役(泛指奴仆);臣御(臣妾仆御);臣宰(本指奴隶。后亦以称辅佐帝王的臣佐)(4) 国君所统属的众民 。如:臣庶(臣民);臣姓(群臣百姓)(5) 君主制时的官吏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6) 又如:臣门如市(形容官宦门下钻营者极多,竟像集市一样热闹);臣下(臣子。君主制时代的官吏);臣人(臣下)(7) 君主制时的高级官员;大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忠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8) 又如:忠臣;奸臣(9) 古人自称(10) 古代大臣对君的自称臣窃见先帝欲开西域。——《后汉书·班超传》(11) 又如:臣下(古时官吏对君主的自称)(12) 对父的自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史记·高帝纪》(13) 对一般人的自称。表示自谦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动词(1) 役使 。如:臣虏(奴役,役使)(2) 臣服匈奴背叛不臣。——《盐铁论·本议》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战国策·秦策》。注:“服也。”(3) 又如:臣优(听命于人或屈服为臣。同臣服);臣事(以人臣之礼听命行事。相当于臣服)。又指为臣,作臣子。如:臣仕(为人臣而任官职);臣臣(为臣者尽为臣之道)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