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林蔼:亦作'林蔼'。 林中的云气。
  • 2、林霭:亦作'林蔼'。林中的云气。
  • 3、林岸:生长着林木的水岸。
  • 4、林逋: 林逋Lín Bū (1) (967—1028),字君复,钱塘(现在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诗人。他一生未做官,长期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有《林和靖诗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古今传唱的名句 英 Lin Bu
  • 5、林岑: 1.险峻貌。 2.泛指山林。
  • 6、林産: 林产línchǎn (1) 林业产物,如木材,森林中的植物、动物等 英 forest products
  • 7、林场: 林场línchǎng (1) 在保护自然森林和人工造林的系统计划下,以一种保证连续商品木材生产的方式进行经营的森林土地的地区 英 tree farm; forestry station(centre)
  • 8、林池:树林池塘。
  • 9、林垂:林边。
  • 10、林丛: 林丛líncóng (1) 林木丛生之处 例 林丛无垠 英 woods
  • 11、林樊:指林边。
  • 12、林芳:林园中的花。 林中花开。
  • 13、林扉:指山林中的屋舍。
  • 14、林霏: 树林中的云气。
  • 15、林芬:盛多貌。芬,通'纷'。
  • 16、林棼:众多貌。
  • 17、林府:事物众多之处。
  • 18、林阜: 1.山林。 2.指隐居之地。
  • 19、林戈:如林之戈。极言其多。
  • 20、林馆: 1.林园馆宇。
  • 21、林濠:犹林壑。指景物幽深之处。
  • 22、林壑: 林壑línhè (1) 树林和山谷 英 rocks and trees
  • 23、林衡:古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保护巡守林木。
  • 24、林篁:丛生的竹木。
  • 25、林菁:草木丛生的地方。 指丛生的草木。
  • 26、林坰: 郊野。
  • 27、林埛: 郊野。
  • 28、林扃:犹林园。
  • 29、林柯:林木的枝条。
  • 30、林籁:谓风吹林木发出的声音。
  • 31、林兰: 1.花名。或曰栀子的别名。 2.木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木兰》。 3.石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 32、林岚:指雾气缭绕的山林。
  • 33、林郎: 1.树林,森林。
  • 34、林浪: 1.树林;深林。
  • 35、林榔:林子,树林。
  • 36、林琅:树林,林子。
  • 37、林立: 像树林一样密集地竖立着,形容众多。
  • 38、林熙:攀援树木之戏。
  • 39、林泽:林木与水泽。 指隐居的地方。
  • 40、林泉: 山林与泉石。 指隐居之地。
  • 41、林阴:林木枝叶在日光下所形成的阴影。
  • 42、林邑:南海古国名。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说137年)建国。中国史籍初称之为林邑,唐至德以后改称环王。公元九世纪后期改称占城。自五代以后,中国正史和《诸蕃志》﹑《岛夷志略》﹑《瀛涯胜览》等书均有记述。十七世纪末亡于广南阮氏。
  • 43、林皋:后因以“林皋”指山林皋壤或树林水岸。 指树林高阜,犹山林。
  • 44、林麓:犹山林。
  • 45、林莽: 林莽línmǎng (1) 大片草木茂盛的地方 例 林莽地带 例 为深谷林莽所蔽。——宋·沈括《梦溪笔谈》 英 wild jungle
  • 46、林海: 林海línhǎi (1) 一望无际的森林 英 immense forest; vast stretch of forest
  • 47、林业: 林业línyè (1) 经营培育用材林的生产事业 英 forestry
  • 48、林樾:林木;林间隙地。
  • 49、林薮:(书)(名)丛林;林木茂密的地方。
  • 50、林木: 林木línmù (1) 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英 forest tree (2) 树林 例 林木葱郁 英 forest;grove;woods
  • 51、林胡: 1.古族名。战国时分布在今山西朔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内。从事畜牧,精骑射。战国末为赵将李牧击败,遂归附于赵。 2.唐代借指奚﹑契丹等族。
  • 52、林钟:1.古乐十二律之一。2.指农历六月。 3.钟名。
  • 53、林箫:丛生的小竹。箫,通"筱"。
  • 54、林缬:指林中斑驳的光影。
  • 55、林栖: 在山林间栖隐。亦指栖隐者。
  • 56、林魈:传说为山林中的精怪。
  • 57、林植:犹林立。形容盛多。
  • 58、林苑: 林苑línyuàn (1) 古时专供统治者打猎游乐的园林 英 imperial hunting ground
  • 59、林阡: 1.山林间小道。
  • 60、林檎: 亦作“林禽”。
  • 61、林峦: 1.树林与峰峦。泛指山林。 2.指隐居的地方。
  • 62、林巘:犹山林。
  • 63、林林: 林林línlín (1) 密集;极多 例 林林之帆 英 various;in great numbers
  • 64、林表: 1.林梢,林外。 2.汉宫中女官名。
  • 65、林杪:树梢,林外。
  • 66、林岫:丛林群山。泛指山林。
  • 67、林于: 1.亦作"林于"。 2.竹名。亦泛指竹。
  • 68、林野:树木丛生的山野。 指隐居之地。
  • 69、林禽: 1.林中的禽鸟。 2.见"林檎"。
  • 70、林箐:1.成片生长的竹木。 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副主任医师。
  • 71、林闾: 1.乡野里门。 2.复姓。汉有林闾翁孺。
  • 72、林湍:山林溪涧。
  • 73、林卡:藏语。园林,公园。
  • 74、林离: 1.不绝貌;众盛貌。 2.鸟鸣声。 3.古代西方少数民族乐曲名。
  • 75、林末: 1.林梢。
  • 76、林溆:山林与水滨。指隐居之地。
  • 77、林珍:山林中的珍品。
  • 78、林烝: 1.亦作"林蒸"。 2.君主的别称。
  • 79、林园:山林田园。亦指园林。
  • 80、林牙: 1.辽官名。辽置大林牙院,掌文翰之事,设有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林牙﹑右林牙等职。 2.指西辽或西辽王。
  • 81、林子: 林子lín zi 1.   英 口; 2.  一片生长着树林的地方。 英 forest; grove; woods; 3.  小竹木林。 英 grove;
  • 82、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 83、林隈:林木曲深之处。
  • 84、林墅:山林陋室。
  • 85、林叟:居住在山林中的老人。
  • 86、林森:盛多貌。
  • 87、林薄: 林薄línbó (1) 草木生长茂密之处 英 wild jungle
  • 88、林阿: 长有林木的山丘。
  • 89、林茂:犹茂林。林木繁茂的地方。
  • 90、林坡:培植林木的山坡地。
  • 91、林学:研究林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 92、林幽:山林僻静之处。
  • 93、林虞:古代掌管山林的官。
  • 94、林丘: 1.亦作"林坵"。亦作"林邱"。 2.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3.指隐居的地方。
  • 95、林梢: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 96、林谷:林木山谷。
  • 97、林屋:山名。道教十大洞天之一。在江苏吴县洞庭西山(古称包山)。周缟|百里,号称"元神幽虚之洞天"。
  • 98、林坞:林中低洼的地方。
  • 99、林权: 1.山林所有权。
  • 100、林坵: 1.亦作"林坵"。亦作"林邱"。 2.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3.指隐居的地方。

林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豹林谷:山谷名。北宋时种放曾隐居于此。其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终南山麓。
  • 2、常林欢:乐府西曲歌名。
  • 3、东林党: 东林党Dōnglíndǎng (1) 明朝后期在一些中小地主、中下级官吏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形成的一个政治集团。在政治上经济上提出过一些改良主张,反映了人民的一些要求,遭到统治集团的迫害和镇压。由于在东林书院以讲学为名议论朝政,故被称为东林党 英 Dong Lin Party
  • 4、道林纸:亦作'道令纸'。 一种比较高级的纸,用木材为原料制成,按纸面的有无光泽分为毛道林纸和光道林纸两种。最初是美国道林 Dowling 公司制造的。
  • 5、桑林祷:谓祈雨。
  • 6、杜林标: “完美的饮料”,“dram buidhe”也可能是“黄色饮料的意思.Culloden之战”后,查尔斯王子爱德华·斯图尔特逃到Skye之岛。
  • 7、芳林园: 1.亦省称"芳林"。 2.园名。(1)建于东汉,三国魏避齐王芳讳,改名华林园。故址在今河南故洛阳城中。《文选.张衡》:"濯龙芳林,九谷八溪。"李善注:"芳林,苑名。"《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黄初四年﹞九月甲辰,行幸许昌宫"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是冬,甘露降芳林园。"(2)宋太祖潜邸之园。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清一统志.河南.开封府二》:"芳林园在府城内东北,宋太祖潜邸时园也。即位后,号曰潜龙,后改奉真。天圣七年,又改名芳林。" 3.亦作"芳林苑"。南朝齐旧宫名。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县东北。
  • 8、芳林苑: 1.亦省称"芳林"。 2.园名。(1)建于东汉,三国魏避齐王芳讳,改名华林园。故址在今河南故洛阳城中。《文选.张衡》:"濯龙芳林,九谷八溪。"李善注:"芳林,苑名。"《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黄初四年﹞九月甲辰,行幸许昌宫"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是冬,甘露降芳林苑。"(2)宋太祖潜邸之园。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清一统志.河南.开封府二》:"芳林苑在府城内东北,宋太祖潜邸时园也。即位后,号曰潜龙,后改奉真。天圣七年,又改名芳林。" 3.亦作"芳林苑"。南朝齐旧宫名。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县东北。
  • 9、李林甫: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
  • 10、郁林葛: 明·张萱《疑耀•郁林葛》:“粤中多产葛,惟郁林州所产者知名最久。
  • 11、柳林沟: 柳林沟编号是950路,类型是站名。
  • 12、士林馆: 南朝·梁武帝所立学馆名。
  • 13、文林果: 林檎的别名。
  • 14、瀚林村: “瀚林村”是一家男子洗浴场所,这个设在地下室的洗浴场所面积大约有300多平方米,一个浴室,一个大厅休息室,10个小包厢。
  • 15、翰林院: 翰林院hànlínyuàn (1) 中国古代以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长官为掌院学士,属官有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统称翰林 英 the Imperial Academy
  • 16、黑林侵: 黑得发亮。
  • 17、色林湖:色林湖全名为“色林堆错”,是“色林魔鬼湖”的意思。
  • 18、华林园: 1.宫苑名。三国吴建。故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古台城内。南朝宋元嘉时扩建,筑华光殿﹑景阳楼﹑竹林堂诸胜。其后齐梁诸帝,常宴集于此。南宋时尚有残存遗迹。 2.宫苑名。本东汉芳林园,魏正始初因避齐王芳讳改。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东洛阳故城内。有瑶华宫﹑景阳山﹑天渊池诸胜。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毁。 3.宫苑名。后赵石虎都邺后建。故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古邺城北。园墙周围数十里,有凌云城﹑金花洲﹑光碧堂诸胜。北齐武成帝扩建后,华丽似神仙所居,因改名仙都苑。 4.弥勒成道后说法的僧园名。中有龙华树,故名。
  • 19、吉林菜: 根据吉林特有的原料,运用独特的烹饪工艺,经长期研制而形成的菜系,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 20、吉林省:简称“吉”。在中国东北区中部。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550万。有朝鲜、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清初置吉林将军辖区,清末置吉林省。省会长春。东部为长白山地,西部为东北平原。松花江流贯境内。处中温带,山地为湿润区,平原为半湿润区。汽车、化学和造纸工业重要。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玉米产量居全国最前列,盛产大豆。林业发达。有人参、鹿茸等特产。
  • 21、山林屐:指登山穿的木屐。
  • 22、鸡林贾: 1.古代对新罗商人的称呼。语本《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于文章精切……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后亦用为文章精美﹑为人购求之典。
  • 23、羽林监: 官职名。
  • 24、榆林窟:我国著名石窟之一。又名万佛峡。在甘肃安西西南七十五公里的山谷中。洞窟凿在山谷东西两侧,东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最早的可能开于唐以前,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续有建造。现存壁画和塑像中,多为唐宋作品,也有不少西夏和元代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25、文林郎: 1.文散官名。隋置﹐取北齐征文学之士充文林馆之义。历代因之。见《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2.一种梨的别名。蒲中产好梨﹐传说唐太宗时有凤栖于梨树上﹐后所产梨﹐果肉细腻﹐红颊玉液﹐因名凤栖梨。至宋﹐另有一家独出一种﹐备众梨之美﹐又超过了凤栖梨。其人尝进献﹐得官文林郎﹐因以为名。见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六。
  • 26、文林朗: 文散官名。
  • 27、柏林寺:1.古寺名。在 河北省 赵县 城内。始建于 汉 末。隋 唐 年间为 观音院,金 元 时期改为 柏林禅院。寺内原有大殿和彩色壁画,相传为 吴道子 真迹。清 梁清标《柏林寺观吴道子画水》诗:“柏林 画水已千秋,白日纵横沧海流。”2.北京 著名古寺之一。在 北京 东城区东北角。建于 元 至正 七年(公元1347年),明 清 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清 康熙帝 曾题额“万古柏林”。寺内保存的《龙藏》经版,是我国释藏中现存的唯一木刻经版。
  • 28、东林寺: 1.寺名。在今江西庐山。晋太元中,慧远法师在江州刺史桓伊资助下建成。唐会昌三年寺废,大中三年复修。宋改名太平兴国寺。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庐山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李邕《东林寺碑序》。
  • 29、鹤林友:指和尚或居士。
  • 30、鹤林寺: 寺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郊。始建于晋代,南朝·宋武帝·刘裕微时曾游于此。
  • 31、火林山:传说中的山名。
  • 32、缉林林:悄悄地。
  • 33、孟林笋:即孟宗竹。指三国吴孟宗哭竹生笋事。
  • 34、维林诺: 维拉之地,维拉在阿门洲之领土。阿门洲是代表“神祐的领土”的意思,分为维林诺、阿瑞曼地区和阿维塔地区三地区。
  • 35、羽林骑: 1.《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后以"羽林骑"泛指禁卫军。
  • 36、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德语: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含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
  • 37、西林桥: 1.见"西泠"。
  • 38、琼林宴:1.本指宋代皇帝于琼林苑设宴款待进士。后泛指在礼部宴请新科进士的宴会。2.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
  • 39、琼林苑:宋皇家苑名。宋干德二年置,在汴京 今河南省开封市 城西。宋政和二年前,曾于此赐宴新进士。 泛指京都宴请新进士之所。
  • 40、少林拳:拳术之一派。相传唐嵩山少林寺僧佐唐太宗平王世充有功﹐从此僧徒常习武艺﹐传播至广﹐世因有少林派或少林拳之称。
  • 41、森林浴:森林浴就是沐浴森林里的新鲜空气。
  • 42、少林寺:佛教禅宗和少林派拳术的发源地。在河南省登封县西少室山北麓﹐后魏太和二十年建。隋文帝改名陟岵﹐唐复名少林。寺西有塔林及唐宋以来的砖石墓塔 座。寺右有面壁石﹐西北有面壁庵﹐相传即达摩面壁九年处。
  • 43、大林寺: 大林寺Dàlín Sì (1) 庐山寺庙名 英 Dalin Temple on Lushan Mountain
  • 44、柘林湾: 柘林湾在饶平县南部。
  • 45、郁林石: 《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后用为居官清廉的典故。
  • 46、郁林孙: 明·高启《临顿里》诗之九:“屋前高石在,知是郁林孙。”按,《嘉庆重修清一统志•江苏省•苏州府二》:“陆龟蒙宅在临顿里,门有巨石……《续图经》:‘龟蒙始居临顿里。’”参见“郁林石 ”。
  • 47、御林军: 御林军yùlínjūn (1) 保卫帝王和京城的军队 英 palace guards
  • 48、榆林塞:古塞名。秦将蒙恬抗击匈奴入侵,在河套一带植榆为塞,故称。故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
  • 49、榆林市:在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中游,邻接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设市。人口39.1万(1995年)。盛产煤炭。名胜古迹有青云山、红石峡、镇北台、戴兴寺、新明楼等。
  • 50、羽林军:禁卫军名。
  • 51、羽林郎: 禁军官名。 乐府杂曲歌名。
  • 52、羽林子:犹羽林士。
  • 53、羽林士: 1.禁军兵卒。
  • 54、上林苑: 古宫苑名。有三处:一是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二是东汉光武帝时建,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西;三是南朝宋大明三年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玄武湖北。
  • 55、竹林园:指竹林精舍。亦泛指佛教寺院。
  • 56、赞林子: 和“白火石”相近。比喻一个人特别爱出风头的人,自以为是。
  • 57、緑林山: 1.(緑lù)山名。新莽末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等领导农民起义,以此为根据地。据《后汉书·刘玄传》唐李贤注,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但近人考证,谓当即今湖北大洪山。参见"緑林"。
  • 58、桂林市: 词语解释⒈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西江支流桂江上游、湘桂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曾是广西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1940年设市。人口53.8万(1993年)。风景秀丽,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独秀峰、叠彩山、fc57波山、象鼻山、南溪山、芦笛岩、七星岩、桂海碑林尤为著名。特产三花酒、辣椒酱、腐乳等。国语辞典桂林市[ guì lín shì ]⒈  城市名。广西省省会,旧名临桂。位于桂江的上游西岸,控制湘桂走廊,是湘桂黔铁路的大站,工商业发达。风景优美,著名游览胜地有独秀峰、七星岩、象鼻山、叠彩山、芦笛山、伏波山等。为全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英语Guilin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Guangxi, Zhuang: Gveilinz德语Guilin (Geo)​
  • 59、吉林市: 词语解释⒈  在吉林省中部偏东、松花江中部,长图、沈吉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及解放初曾为吉林省省会。1936年设市。人口138.4万(1995年)。化学工业发达,有“化工城”之称。有北山、龙潭山和骚达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市郊还有乌拉古城、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等古迹。国语辞典吉林市[ jí lín shì ]⒈  城市名。位于吉林省中央、松花江中游。是全省农产集散和加工中心,工业、造纸业发达,化学工业尤为著名。为沈吉和长图铁路的交会点。英语Jilin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Jilin province 吉林省 in northeast China
  • 60、平林兵: 新莽末年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以陈牧、廖湛为首。
  • 61、青林客: 1.指隐居之士。
  • 62、青林乐: 1.见"青林音乐"。
  • 63、七林林:悄悄地;慢慢地。
  • 64、日林国: 传说中的国名。
  • 65、树林子: 树林。
  • 66、士林布: 一种蓝色的细棉布。
  • 67、御林兵: 即御林军。
  • 68、中林士:在野隐居的人。
  • 69、竹林游: 1.见"竹林之游"。
  • 70、竹林贤:晋孙绰撰《僧史》﹐以七人配德三国魏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号竹林七僧﹐后以"竹林贤"泛指幽居寺庙的僧人。
  • 71、巴林石: 一种以迪开石为主要成分的石料,颜色、性质跟昌化石相类似,产于内蒙古林西、巴林右旗一带,是制印章的名贵材料。
  • 72、郁林夷: 郁林夷三国志卷六0吕岱传延康元年,代步骘为交州刺史,郁林夷贼攻围郡县,岱讨破之。
  • 73、啸傲林泉:林泉:山林泉石,指退隐之地。形容自由自在,放旷不受拘束的隐居生活。
  • 74、长林丰草: 1.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羈﹐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本谓高大的树林﹑丰茂的野草﹐为禽兽栖止之佳处。后用以指隐逸者所居。 2.指隐逸。
  • 75、巢林一枝: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 76、池酒林胾: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
  • 77、池鱼林木:  语本《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猨,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高诱注:“猨捷躁,依木而处,故残林以求之。殚,尽也。” 参见:池鱼之殃
  • 78、词林纪事: 词话集。清代张宗fe43撰。二十二卷。书中收录了唐、宋、金、元共四百二十二位词家的词作及有关故事,采录颇丰,并作了大量考证和评论。
  • 79、丛林密布: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林。
  • 80、结林措巴: 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
  • 81、格林纳达: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344平方千米。人口11万(1987年)。首都圣乔治。主岛格林纳达为火山岛。热带雨林气候。肉豆蔻产量居世界前列。旅游业较重要。
  • 82、緑林大盗:(緑lù)指啸聚山林的强盗。
  • 83、緑林强盗: 1.见"緑林大盗"。
  • 84、绿林强盗:(緑lù)指啸聚山林的强盗。
  • 85、绿林大盗:(緑lù)指啸聚山林的强盗。
  • 86、杜林规则: 经验规则,图是以水为标准液体时。
  • 87、反杜林论: 恩格斯作于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批判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变革”,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理论。
  • 88、焚林而猎:烧毁树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的小利,不考虑长远的利益。
  • 89、焚林而田:田:同“畋”,打猎。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90、焚林而狩: 1.同"焚林而田"。
  • 91、焚林而畋:田:同“畋”,打猎。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 92、梵林而猎:将林地烧毁来打猎。
  • 93、焚林竭泽: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喻只图眼前利益。
  • 94、焚林之求:焚:烧。焚烧山林来求取贤才
  • 95、花林粉阵:比喻群集的美女。
  • 96、峰峦林立:树林一样矗立着。
  • 97、枫林落照:菊花品种名。
  • 98、枫林尽染:《枫林尽染》是潘成、米小某填词,潘成作曲,格子兮演唱的歌曲,2017年9月6日发行。
  • 99、枫林如火: 深秋时枫叶会变红。“枫林如火”当是极赞秋枫之壮美,满眼的红色犹如一片火海。
  • 100、书林吐馥: 通俗来讲就是读书读多了有气质的意思。书林:书很多,代表有才华。馥;香气;吐:散发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林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矮林: 矮林ǎilín (1) 指灌木丛或外形矮小的森林 英 brushwood;bushes and low trees
  • 2、暗林: 幽暗的密林。
  • 3、巴林: 西亚国家。波斯湾西南部岛国。面积622平方千米。人口568万(1994年)。首都麦纳麦。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开采是经济命脉。有大炼油厂。波斯湾地区贸易和金融中心。
  • 4、斑林:犹斑竹。
  • 5、保林:汉代宫中女官名。魏晋以下为东宫女官。
  • 6、宝林:佛教语。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宝树林的简称。古代宫中女官名。
  • 7、鲍林: (linuspauling,1901-1994)美国化学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曾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化学会会长。首先提出化学键既有共价性,又有离子性。还提出电负性概念,确定元素的电负性值。又提出轨道杂化理论和蛋白质分子具有螺旋状结构的理论。获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及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等。著有《化学键的本质》、《量子力学导论》等。
  • 8、北林: 1.林名。 2.泛指北边的树林。
  • 9、碑林: 碑林bēilín (1) 众多石碑竖立如林之地 例 长安旧府学内有碑林,萃石刻六百余种 英 the Forest of Steles
  • 10、才林:指文士会聚之处。
  • 11、层林:  一层层的树林。
  • 12、柴林:成片生长的柴木。
  • 13、稠林: 1.密林。
  • 14、楚林:丛林。
  • 15、词林: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词坛。 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 16、辞林: 1.著述之林。指诗文的总汇。 2.旧时亦用作称颂文人饱学的敬词。
  • 17、丛林: 丛林cónglín (1)树林 例 丛林战 英 jungle (2) 和尚聚居修行的处所,后泛指大寺院 英 Buddhist monastery
  • 18、藂林: 1.丛生的林木。 2.僧人聚居修道的处所。泛指寺院。
  • 19、蹛林:匈奴秋社之处。
  • 20、丹林: 红叶之林。
  • 21、邓林: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林。 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 古地名。
  • 22、东林:东边的树林或竹林。指庐山东林寺。 指明末东林党。 指东林书院。
  • 23、额林:藏物的家具。兼作几桌用。
  • 24、泛林: 1.亦作"泛林"。 2.广布的森林。
  • 25、梵林:佛寺。
  • 26、芳林:指春日之树木。 泛指丛林。见'芳林园'。
  • 27、菲林: 菲林fēilín (1) 〈方〉胶卷,摄影用的感光片和胶卷,电影用软片 英 film
  • 28、焚林: 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谓介之推从晋文公流亡,割股食公,有功而不受祲,隐入绵山,后晋文公焚烧树林逼迫,仍不出,抱树焚死。后以"焚林"为求取贤士的典故。
  • 29、丰林:丰茂的林木。
  • 30、凤林:凤凰所居之处。借指仙境。 树林的美称。地名。在今甘肃省临夏县南。
  • 31、峰林: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地貌形态。规模比石林大,为高耸林立的山峰。分布于石灰岩地区。以中国的桂林、阳朔最为典型,被称为“中国式的喀斯特”。
  • 32、峯林:石灰岩地区在水流长期溶蚀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圆筒形或圆锥形的石峰。分散或成群出现,远望如林,故称。以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和阳朔等地最为典型,风景极为优美。
  • 33、枫林:1.枫林指有许多枫树生长的林子。 2.一个品牌的商标。
  • 34、梗林:多刺的林丛。
  • 35、故林: 从前栖息的树林。 故乡的树林。比喻故乡或家园。 指桃林。在华山之东。相传武王克商后,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墟,示天下不复用兵。
  • 36、归林: 谓辞官回乡。
  • 37、桂林: 桂林Guìlín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面积1983平方公里,人口69万。历来为南岭以南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城市,以奇丽的喀斯特风光闻名于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英 Guilin
  • 38、寒林: 称秋冬的林木。 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 39、翰林: 翰林hànlín (1)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例 翰林天台陶先生。——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 40、诃林:地名。
  • 41、鹤林: 1.佛教语。指佛入灭之处。佛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林色变白,如白鹤之群栖,故称。 2.僧寺周围的树林。 3.佛寺。
  • 42、护林: 护林hùlín (1) 保护森林 例 护林防火 英 protect a forest
  • 43、华林: 华林huálín (1) 即华林部。明代南京一戏班名 英 Hualinbu——a theatrical company in Ming dynasty
  • 44、环林:《文选.潘岳》:"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渊。"李善注引仲长统《昌言》:"沟池自周,竹木自环。"后因用指明堂或太学。
  • 45、毁林: 是指将森林变为非森林的自然或人为过程,指在以后转换为非森林用途的土地上去除森林和直立的树木。
  • 46、吉林: 吉林jí lín 1.  中国以汽车工业及化学工业闻名的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2483万。省会长春市。 英 Jilin; 2.  中国吉林省省辖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第二松花江畔。
  • 47、棘林: 1.棘木之林。 2.古代断狱的处所。 3.古代指九卿之位。 4.古代传说中的东方荒远之地。
  • 48、鸡林:亦作'鸡林'。 指佛寺。 古国名。即新罗。 指新罗附近的国家和地区。 指鸡林贾。
  • 49、嘉林:美好的树林。
  • 50、坚林: 见“坚固林 ”。
  • 51、禁林:皇家园林。 翰林院的别称。
  • 52、坰林: 犹坰外。
  • 53、旧林: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也比喻故乡。
  • 54、居林:谓在家闲居。林,林下,退隐之所。
  • 55、橘林: 古蜀名园。 橘树林。
  • 56、孔林: 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园。在山东·曲阜市城北门外,有林道与城区相连。面积约三千亩,环以高墙。林内古木参天,有享殿等建筑,历代碑刻、石兽等很多。是我国著名的古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57、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 木叶落尽的树林。
  • 58、枯林:树叶凋残之林。
  • 59、旷林:深林。
  • 60、卜林:汉京房着《周易占》十二卷﹑《周易守林》三卷﹑《周易集林》十二卷﹑《周易飞候》九卷,后世合称"卜林"。今皆佚。
  • 61、禅林: 禅林chánlín (1) 佛教寺院的别称 英 Buddhist temple
  • 62、长林:高大的树林。 喻隐逸者的居处。
  • 63、重林:犹层林。常指远望中众多的树木。
  • 64、石林: 石林shílín (1) 含二氧化碳的水流溶蚀或侵蚀石灰岩而形成的林立于地表的塔状石炭岩 例 去南有石林风景区 英 limestone tower
  • 65、澹林:中国古代东北方少数民族名。
  • 66、恶林: 1.成片的劣树。
  • 67、二林: 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的合称。
  • 68、繁林:繁茂的树林。
  • 69、红林: 1.盛开红花的树林。 2.指众多的红旗。
  • 70、孤林: 1.孤立的丛林。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后遂称孤儿为"孤林"。
  • 71、龟林: 指边远之地。
  • 72、黑林:黑沉沉的林木。
  • 73、鹄林:佛教语。佛入灭之处。佛于婆罗双树林即鹤林入灭时,树一时开花,林色变白,故名。鹄,通"鹤"。
  • 74、火林:烈火焚烧的树林。
  • 75、家林: 自家的园林。泛指家乡。
  • 76、老林: 古老的森林。 指反应迟钝,神态呆滞。林,拆字为“木木”,故云。
  • 77、两林:唐代西南部落名。
  • 78、柳林: 1.柳树林。 2.古地名。在今北京市通县南。原为元代皇帝游畋之地,建有行宫。1358年毛贵领导的红巾军进迫大都,与刘哈喇不花率领的元军大战于此。 3.古地名。在今山东省临清县南。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曾在此打败地主武装柳林团。
  • 79、楼林:形容层层叠叠的山林。亦指其水中倒影。
  • 80、麓林:山脚下的树林。
  • 81、鸾林:鸾鸟之林。比喻人才荟萃之所。
  • 82、麻林: 成片长着的麻。常用以形容刀、枪之类密集众多。
  • 83、莽林:泛指草木密集连绵而不能通过的森林;专指热带雨林,草丛)草丛 [grass cluster]莽,草也。
  • 84、密林: 密林mìlín (1) 树木长得很密的树林 例 密林中的枪声 英 thick (dense) forest (2) ;也可指原始森林 例 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
  • 85、鸣林:鸟在林间鸣叫。
  • 86、墨林:翰墨之林。比喻诗文书画荟萃之处。宋王柏着有《墨林考》。
  • 87、柰林:柰树林。
  • 88、农林: 农林nóng-lín (1) 农业与林业的简称 英 farming and forestry
  • 89、泮林:泮水边的林木。
  • 90、攀林:折取或拉下树枝。
  • 91、平林:平原上的林木。
  • 92、骞林:传说中的月中树林。
  • 93、潜林:高深的树林。
  • 94、乔林: 乔林qiáolín (1) 乔木林,一种从种子生长起来的森林;亦指树木高大的丛林 英 high forest
  • 95、琼林:1.琼树之林。 2.旧时天子宴请新科进士的地方。 3.比喻披雪的树林。 4.唐内库名。5.宋内苑名。
  • 96、穷林:深林。
  • 97、穹林:幽深的树林。
  • 98、丘林: 山林。 复姓。见《魏书•官氏志》。
  • 99、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如林。形容穷奢极欲。
  • 100、儒林: 儒林rúlín (1) 儒家学者之群 英 academic circles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林组词,林的组词,林字怎么组词,林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林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林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20个,林字在中间的组词有246个,林字在结尾的组词有311个。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S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2) 同本义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蔽林间窥之。——《黔之驴》(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10) 姓形容词(1) 众多的样子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