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次比: 1.并列﹐等量齐观。 2.排列编次。
- 2、次布: 1.即絘布。对市肆所征的税。 2.质量较规定标准差的棉麻等织品。
- 3、次躔:犹躔次。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 4、次第: 次第cìdì (1)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例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例 次第花开 英 one after another
- 5、次序: 次序cìxù (1) 排列的先后 例 以奇怪的次序发布 英 order (2) 安排事物的式样、方式或方法 例 对文章次序的乱七八糟感到吃惊 英 arrangement;sequence (3)结果;眉目 例 应酬少有次序。——《醒世姻缘传》 英 result
- 6、次日: 次日cìrì (1) 第二天;任何特指的或不讲自明的一天后的那一天——亦称“翌日” 英 morrow
- 7、次品: 次品cìpǐn (1) 质量比标准产品稍差的产品 英 substandard products (2) 制造得不完美的东西;有瑕疵的物品 英 defective goods
- 8、次要: 次要cìyào (1) 重要性较差,不起主要决定作用的 英 secondary (2) 两者中非重要的一种的 例 一枚次要的棋子 英 minor (3) 价值较小的,重要性较小的;有更少的价值或更少长处的 例 在世界大国中降到次要地位 英 inferior
- 9、次传:编撰传记。
- 10、次资:唐代酬功等级的一种。
- 11、次长: 次长cìzhǎng (1) 旧称中央政府各部的副部长 英 vice-minister
- 12、次公: 1.汉盖宽饶字次公。为官廉正不阿﹐刺举无所回避。平恩侯许伯治第新成﹐权贵均往贺﹐宽饶不行﹐请而后往﹐自尊无所屈。许伯亲为酌酒﹐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魏侯笑道:"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见《汉书.盖宽饶传》。又汉黄霸亦字次公。霸少学律令﹐为人明察内敏﹐得吏民心﹐所至有政绩。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次公"称刚直高节之士或廉明有声的官吏。 2.排行第二者之称。
- 13、次之: 次之cìzhī (1) 列或占第二位 例 该省矿藏,以锡最多,铜次之 英 take second place
- 14、次數: 次数cìshù (1) 同一个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 英 number of times (2) 指扭转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例如对于发动机曲轴的扭转振荡,指轴每旋转一周的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 英 order number
- 15、次所:驻扎的地方。
- 16、次蟗:即蜘蛛。
- 17、次圣:德才次于上圣的人。
- 18、次骨:犹入骨。形容程度极深。
- 19、次车:副车。
- 20、次且:犹豫不进貌。
- 21、次妻:妾。
- 22、次男:次子。
- 23、次舍: 1.止息之所。 2.息宿;止息。
- 24、次丁: 1.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 2.次子。
- 25、次非:古勇士名。
- 26、次雎:犹豫不进貌。
- 27、次等: 次等cìděng (1) 第二等的,低于或次于最好的 英 second-class (2) 属于低等的质量或价值的 例 次等水果 例 次等木材 英 second-rate
- 28、次将: 1.武官职称。次于大将的武官。 2.星名。文昌宫之第二星。
- 29、次官: 次官cìguān (1) 旧时中央政府所属各部的副部长的职务;次于部长的职位 英 undersecretary
- 30、次后:以后;后来。
- 31、次次:不安貌。
- 32、次世:犹累世。
- 33、次息:次子。
- 34、次行:次序;秩序。第二行。
- 35、次叙: 1.指市场中的管理处和商肆行列。 2.次第﹐顺序。
- 36、次贫: 次贫cìpín (1) 比赤贫贫穷的程度较低的 英 inferior to extreme poverty
- 37、次前:前次﹐上一次。
- 38、次春:明时御茶名。
- 39、次对: 1.犹轮对。 2.待制官的别称。
- 40、次浮:棺椁垄墓外的装饰。《管子.侈靡》:"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犹不尽﹐故有次浮也。"君知章注:"次浮﹐棺椁垄墓之外游饰也。"一说为墓外之郛郭。郭沫若等集校引何如璋曰:"次﹐谓次第﹐浮﹐当谓桴。桴与'捄'通。《说文》:'救﹐盛土于梩中也﹐一曰桴也。'言于墓棫桴聚土壤﹐筑墙周之﹐如城之有郛郭也。"或曰即裹牺牲的包裹。
- 41、次及:依次而及。
- 42、次篆:旧称正名以外的字。
- 43、次级: 次级cìjí (1) 发生或发展的次序不是最初的,由分化或成长的后期产生的 英 secondarily (2) 感应线圈或变压器中的感应电流的,或其电路的 英 secondary
- 44、次卿:低于卿的政务官。
- 45、次路: 1.亦作"次路"。 2.副车。
- 46、次室: 1.古地名。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峄县东南。 2.借指次室之女。 3.指妾。
- 47、次宴:天子寿辰仪式后所设的宴席。
- 48、次止:驻止;止宿。
- 49、次席:用桃枝竹编成的席。 首席之次。
- 50、次相:副丞相。
- 51、次题: 1.清代科举考试八股文﹐按规定要从"四书"中截词或短句出三个题目﹐其第二道试题﹐称"次题"。
- 52、次赏:第二等的奖赏。
- 53、次列:行列。
- 54、次祖:列祖。《管子.侈靡》:"祀谭次祖。"尹知章注:"谭﹐延也。国败絶祀之事﹐延及次相。"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二》:"注谓'延及次祖'﹐是读'谭'为'覃'﹐训延也。'次祖'犹言列祖。《吕氏春秋.季冬》'次诸侯之列'注:'次﹐列也。'《晋语》'失次犯令死'注:'次﹐行列也。'然则'祀覃次祖'﹐即祀延列祖也。"一说﹐次祖者﹐即趑趄﹑次且﹑次雎。见郭沫若等《管子集校.侈靡》。
- 55、次辂: 1.亦作"次路"。 2.副车。
- 56、次卷:名列第二的考卷。
- 57、次家:犹各家。
- 58、次辅: 1.历代对副宰相或相当于副宰相职务的通称。明内阁首席大学士习称首辅或元辅;次辅﹐指协助首辅而地位仅次于首辅的大学士。
- 59、次货: 次货cìhuò (1) 质量比标准较低的货物 英 inferior goods (2) 有疵病的商品或者降到制造商通常标准或规格之下的商品,一般出售时没有商标并且价格要便宜些 英 irregulars;substandard goods
- 60、次乘: 1.从车。
- 61、次声: 频率低于听觉下限(20赫)的声波。波长有数百至数千米,能绕过一般障碍物而传得很远,大气对次声的吸收也很少。火山喷发、海啸、台风、地震、核爆炸等都会产生很强的次声。
- 62、次述:编次述作。
- 63、次事: 1.指由卿﹑大夫等执行的次要之事。 2.排比事理。
- 64、次祀:古代指对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的祭祀。因其仪式次于祭天地﹑宗庙的大祀﹐故称。
- 65、次绪:次序;头绪。
- 66、次主:犹主次。指尊卑先后的顺序。
- 67、次印:犹次篆。正名之外的字号。
- 68、次介:副使。
- 69、次鳞:犹鳞次。指密密排列的建筑物。
- 70、次数: 次数cìshù (1) 同一个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 英 number of times (2) 指扭转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例如对于发动机曲轴的扭转振荡,指轴每旋转一周的冲击回数或振动回数 英 order number
- 71、次韵: 次韵cìyùn (1) 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英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according to original poem's rhyming words
- 72、次子:家中排行第二的儿子。
- 73、次年:次年的意思是第二年。即来年,是以指定的时间点为坐标,就是该时间点所在自然年度的下一个自然年度。“次年”相对的是上下文交代的时间点,
- 74、次经:次经(又称为次正经,Deuterocanonical Books,区别于“首正经”,Protocanonical Books;这个名称是宗教改革以后才出现的1,新教习惯追随教父耶柔米称这一部分书卷为Apocrypha2, 即隐藏、隐密的意思。
- 75、次生:第二次生成,间接造成;派生。
- 76、次摆线: 又称“长(短)幅旋轮线”。一个动圆沿着一条定直线作无滑动的滚动时,动圆外或动圆内一定点的轨迹。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动圆的半径为a,圆心至圆外(内)定点m的距离为b,则次摆线的参数方程为x=aφ-bsinφ,y=a-bcosφ。b>a时为长幅旋轮线,b<a时为短幅旋轮线,b=a时即为摆线。
- 77、次大陆: 次大陆cì dà lù 1. 一个大陆的广阔而又多少近于独立的分区。 例 印度次大陆向北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包括连巴基斯坦在内的印度半岛的全部。 英 subcontinent; 2. 幅员广大但小于通常称为洲的一块大陆(如格陵兰)
- 78、次对官:唐中世以后对待制官﹑巡对官之称。
- 79、次长祖:北周宣帝对曾祖的改称。
- 80、次固结: 主固结完成后土体积仍减小的过程。
- 81、次氯酸:次氯酸是一种氯元素的含氧酸。
- 82、次优化: 一个企业的各组成部分都尽力完成各自的工作,但企业未能实现整体最佳效果,这就是次优化问题。
- 83、次语言: 领域内的专业术语,常用于文本挖掘中。
- 84、次异名: 根据优先律,次异名应予废除。
- 85、次生林:次生林即植物群落从次生裸地发生,通过一系列次生演替阶段所形成的森林。
- 86、次声波: 低于人能听到的最低频(20赫)的声波。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很小,可用来预测风暴、地震和探矿等。
- 87、次价力: 分子内分子间非键合原子间作用力。
- 88、次第开花: 次第: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个一个的接着。花开:花朵开放。次第花开:花朵一个接着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开放。
- 89、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90、次级代谢:许多生物都具有的生物化学反应
- 91、次生环境:次生环境(又称第二类环境)指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改变了原生环境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状态。
- 92、次生演替:从没有生命体的一片空地上植被类群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在具有一定植物体的空地上进行的植被演替。
- 93、次公醒狂: 是比喻蔑视权贵的一种情态。
- 94、次生舆情: 当下热点事件中有一种舆论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一个地方曝出某个大丑闻后,这个地方常会连续性地曝出多起丑闻,可以称之为“次生舆情”(也就是次生丑闻)。
- 95、次生灾害: 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 96、次声武器:次声武器就是一种能发射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使其与人体发生共振,致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变形、甚至破裂,从而造成损伤以至死亡的高技术武器。
- 97、次生生长:次分生组织产生新细胞组织的生长。
- 98、次常用字:指中文中较不常用,但仍然会用到的字。
- 99、次要市场:买主意外对商品的需求构成的市场
- 100、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叫做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次中间的词语
更多>>- 1、层次感: 层次感即图案浮雕刻技术,不仅要求有立体感,还要表现出图案的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透视关系。在雕刻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变形和压缩,更要符合视觉的合理性的意思。
- 2、初次锍: 一价的阳离子H3S+或基H3S,类似于氧,只是用硫代替了氧的位置。
- 3、仅次于: 仅次于jǐn cìyú (1) 紧跟着或紧靠着(如空间、时间或重要性) 英 next to;be next(second) only to (2) 级别低于,顺序在后 英 after
- 4、寅次郎: 日本著名的励志喜剧片《寅次郎的故事》里的主角,乐善好施,秉性率真。
- 5、高次轴: 凡轴次高于2次的对称轴、旋转反伸轴或旋转反映轴以及螺旋轴。
- 6、七次脉: 任督脉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部的一个穴位,共为八穴。
- 7、一次性: 一次性yīcìxìng (1) 只有一次,不重复的 例 一次性的桌布 英 only one time
- 8、三次色: 由三种原色调配成的色相。
- 9、层次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 10、层次井然: 层次分明,有条理,有次序。
- 11、逾次超秩:犹言越过次序。
- 12、越次超伦:超越原来的等级次序。
- 13、二次方程: 二次方程èrcì fāngchéng (1) 未知数最高次幂为2的方程式,如 2x 2 +3x-5=0 英 quadratic equation
- 14、高次方程: 未知数最高次数高于二的整式方程。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有根式解;而次数高于四的方程,除特例外一般无根式解。
- 15、一次方程: 一次方程yīcì fāngchéng (1) 所含未知数量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例如2x+6=0。也叫“线性方程” 英 linear equation
- 16、以次充好: 以不好的东西,不合格的物品假冒合格的,好的物品。
- 17、不次不宠:不次不宠,汉语成语,意思是超越常规的恩宠。
- 18、初次应答:免疫学专业用语,指在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机体发生相应反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二次应答,或称回忆应答,又称再次免疫应答。
- 19、不次之迁: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20、不次之位:次:顺序,等第。旧指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 21、多次曝光:利用照相机在同一张感光片上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曝光。常用于夜景摄影和建筑工程摄影。
- 22、二次能源:指依靠一次能源来产生或制取的能源,如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分馏石油制取的汽油、柴油等。
- 23、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èrcì gémìng (1)指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与辛亥革命相对而言,故称二次革命 英 The second punitive war against yuan
- 24、二次曲线:即“圆锥曲线”。
- 25、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èrcì hánshù (1) 自变量最高次幂为2的函数,如y=4x 2 -6x+1 英 quadratic function
- 26、二次回路: 在电气系统中由互感器的次级绕组、测量监视仪器、继电器、自动装置等通过控制电缆联成的电路。用以控制、保护、调节、测量和监视一次回路中各参数和各元件的工作状况。
- 27、几次三番: 多次,一次次。
- 28、酒次青衣:据《晋书.孝怀帝纪》载:孝怀帝为前赵刘聪所俘。刘聪举行盛大宴会,令孝怀帝穿青衣,给宾客斟酒。后用"酒次青衣"指受人摆布﹑侮辱。
- 29、两次三番: 屡次,多次。
- 30、鳞次栉比: 鳞次栉比líncì-zhìbǐ (1) 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例 码头上新建的仓库鳞次栉比 英 row upon row of buildings in close order,such as houses in congested area; close together in a row in serrate formation
- 31、鳞次相比: 见“鳞次栉比 ”。
- 32、下次孩儿: 犹言下次小的。指仆役。
- 33、下次小的: 元代对仆役的称呼。
- 34、下次人等: 指仆役。
- 35、循次而进:循:依照,顺着。依照一定的步聚或次序逐步推进或提高。亦作“循次渐进”、“循序渐进”。
- 36、造次颠沛: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 37、循次渐进: 循:依照。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逐渐推进或提高。
- 38、胸次开阔:指对事物的看法不要太拘束,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内,眼光要放宽。
- 39、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 40、越次躐等:躐:逾越。指超越原有的等级顺序。
- 41、鳞次山房: 鳞次山房位于福建省福州市。
- 42、鳞次节比:鳞次栉比 líncì-zhìbǐ[row upon row of buildings in close order,such as houses in congested area; close together in a row in serrate formation] 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码头上新建的仓库鳞次栉比。
- 43、云次鳞集:会聚﹔会合。
- 44、屡次三番: 屡次三番lǚcì-sānfān (1) 形容次数很多 例 我屡次三番提醒他要谨慎 英 oftentimes;over and over again
- 45、年次票制: 南京酝酿推行城市交通年次票制。
- 46、榆次之辱: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 47、二次销售: 二次销售指的是附加销售、重复销售和价值客户。
- 48、工藤次郎:《科学的绝对能力》的第一主角,等级6的绝对能力者第一人,能力名是异能复制。
- 49、兵次吴桥:语出成刚小说《再扶汉室》第二十三章博山之战,是将军队驻扎在吴桥这个地方很长时间的意思。
- 50、一次成型:就是一次加工就做成了某零件,不用作二次以及上加工,即一道工序就完成了这个零件的制造。
- 51、一次能源: 亦称“初级能源”、“天然能源”。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未经加工或转换的能源。可分为来自于太阳的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热能;核能;潮汐能等四大类。
- 52、造次行事:匆忙做事。
- 53、一次不忠: 见“一次不忠,百次不容”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就会给人以后都会有这种不忠的行为的思维概念,以后都不会再相信你的一个形容。
- 54、车次解读: 我国铁路每天开行的列车数以百计,为了区别不同方向、不同种类、不同区段和不同时刻的列车,就需要为每一列车编排一个标识码,这就是车次。
- 55、二次三番: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 56、不次之图: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 57、立克次体:一类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由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首先描述,故名。一般呈杆状或球状,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通常寄生于啮齿动物(如老鼠)和虱、蚤、蜱、恙螨等节肢动物体内,以此为媒介在人和动物中传播疾病,如斑疹伤寒等。
- 58、一次回路: 词语解释⒈ 在电气系统中电能从电源传输到用电设备所经过的电路。如把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母线、开关等与用电设备(电动机、照明用具)连接起来的电路。
- 59、主次不分:轩轾: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 60、二次反应:二次反应是指一次反应生成物进一步反应。
- 61、二次对价:对价本义:指当事人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对价引申:是一方被赋予的某种权利、利益、好处、或利润,或是另一方承担的容忍、损害、损失或责任。
- 62、计息次数:投资项目从开始投入资金到项目的寿命周期终结为止的整个期限,计算利息的次数,通常以“年”为单位。
- 63、次密接: 次密接是指:密切接触者与病例发病前5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的第一次接触开始,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 64、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需要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只有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 65、第二次握手:长篇小说。张扬作。 年出版。
- 66、第一次东征: 1925年1月,占据广东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上之机,以“救粤军总司令”名义,率部进犯广州。广东革命政府以粤、滇、桂、湘各军组成东征联军,以黄埔军校教导团和学生军为主力,于3月底击溃陈炯明主力。4月20日,滇军进驻惠州,第一次东征胜利结束。
- 67、第二次东征: 1925年9月,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重占东江地区,企图夺取广州。9月28日,国民政府决定第二次东征,任命蒋介石为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11月初收复东江,为国民政府统一广东奠定了基础。
- 68、二次污染物: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 69、南亚次大陆: 南亚次大陆Nányà cìdàlù (1) 也叫“印巴次大陆”或简称“次大陆”。面积约 410 万平方公里。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北为高山区域,中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为德干高原。人口近 8 亿,使用 200 余种语言。次大陆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 英 South Asia Subcontinent
- 70、鄂霍次克海:鄂霍茨克海(Sea of Okhotsk)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
- 71、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如排入洁净大气和水体内的化学毒物、病毒等。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 72、二次多项式: 二次多项式èrcì duōxiàngshì (1) 其每一项的最高次数为2的一个多项式 英 quadratic polynomial (2) 二次的多项式 英 quadratic
- 73、双二次方程:双二次方程又称“准二次方程”,是移项且合并同类项之后,只含有偶次项的四次方程;换句话讲,形如ax^4+bx^2+c=0(其中a、b、c均为不等于零的复数)的一元四次方程叫做双二次方程。
- 74、立克次氏体: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75、齐次多项式: 词语解释⒈ 简称“齐次式”。合并同类项后,各项次数都相同的多项式。
- 76、一元二次方程:1. +bx+c= 2. (a≠3. 。可用下述公式求得其两个根:x=-b±b 4. ac,其中b 5. ac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77、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Dì-yī Cì Shìjiè Dàzhàn (1) 1914-1918年德、奥、意等同盟国和英、法、俄、美协约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英 the First World War;World war I of 1914-1918
- 78、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Dì-èr Cì Shìjiè Dàzhàn (1) 1939年至1945年在法西斯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与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国、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间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英 the Second World War;World War Ⅱof 1939-1945
- 79、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860年中国人民反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19世纪50年代,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 市场,扩大殖民特权,英国制造亚罗船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发动了这次侵略战争。1857年 12月攻占广州,次年一度攻进天津。沙皇俄国和美国以“调停”为名,支持英法侵略。清政府与英法俄 美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沙俄侵略军侵入黑龙江,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从中国夺取了一 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1859年英法借口换约侵犯大沽。守卫炮 台的将士和当地人民奋起还击侵略者。1860年8月,英法联军先后攻陷大沽、天津,打进北京,到处烧杀 淫掠,焚毁圆明园,抢劫了大量珍宝文物。英法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从此,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化又加深了一步。参见〔鸦片战争〕
- 80、七次量衣一次裁: 比喻充分准备后才行动。
- 81、第一次鸦片战争: 见〖鸦片战争〗。
- 82、一次不忠百次不容: 一般是形容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不忠或者人臣对上司的不忠,有一次不忠的行为就会给人以后都会有这种不忠的行为的思维概念,以后都不会再相信你的一个形容。
- 8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词语解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dì yí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 ]⒈ 即“北伐战争”。
- 84、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词语解释⒈ 即“解放战争2.”。
- 85、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词语解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dì èr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 ]⒈ 即“土地革命战争”。
- 86、下坡不赶,次后难逢: 词语解释下坡不赶,次后难逢[ xià pō bù gǎn,cì hòu nán féng ]⒈ 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引证解释⒈ 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引《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 时酒兴方浓,春心淫荡,不能自遏,自言:‘下坡不赶,次后难逢,争忍弃人归去?’”
- 87、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词语解释⒈ 主要矛盾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起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指主要矛盾以外的矛盾。在事物的各种矛盾中,只有一种主要矛盾,其他都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对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抓住主要矛盾,就能抓住事物的中心,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主要矛盾有时即基本矛盾。
- 88、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词语解释⒈ 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1926年10月23日,参加人数二千余人;第二次发动于1927年2月22日,由工人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罢工人数达四十万。这两次起义都因准备不充分和条件不成熟被军阀孙传芳部队镇压。第三次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共产党人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八十万工人总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经过三十小时的战斗,于22日晚占领上海,同时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这次起义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建立人民政权的伟大胜利,也是世界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史上的一个光辉范例。
- 89、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 90、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 9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 92、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为群众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 93、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和新党章。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大会是党的七大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次会议,它所制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 9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指出,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次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挨次: 挨次āicì (1) 按顺序;挨个儿 英 in sequence;by turns;in good order;one by one
- 2、捱次: 挨次āicì (1) 按顺序;挨个儿 英 in sequence;by turns;in good order;one by one
- 3、安次:停歇,住下。
- 4、按次: 依照次序。如:“按次就坐”。
- 5、版次: 版次bǎncì (1) 同一本书出版的先后次第,第一版叫“初版” 英 number of editions;the order in which editions are printed
- 6、班次: 班次bān cì 1. 官员按品级排列的位次。 例 排定班次。 英 rank; 2. 补授或提升官职的次序。 例 他的班次很远,怎么能补缺呢? 英 order of range; 3. 泛指排列的次序或等级。 例 会之班次,以国大小为序。——《春秋》 4. 学校班级的次序。 英 order of classes or grades at school; 5. 往来运行的交通工具开行的次数。 例 增加货车班次。 英 number of runs or flights;
- 7、本次:本人管辖的地方。 这一回,这一趟。
- 8、避次:谓星辰运行不在原处的躔次上。
- 9、比次: 排比。 次第。 考校;比较。
- 10、笔次:谓用笔写作之际。
- 11、编次: 编次biāncì (1) 编排次序 英 arrangemet in a definite order
- 12、表次:列表排列顺序。
- 13、别次:犹别第。正宅以外的住所。
- 14、宾次: 1.接待宾客之所。宋代指官厅。 2.语法术语。指宾语﹑介宾结构在句中所处的位置。
- 15、部次:类别次序。
- 16、草次: 1.亦作"艹次"。犹造次,仓促。 2.轻率;草率。 3.栖息于草野间。
- 17、操次:造次﹐轻率。
- 18、层次: 层次céngcì (1) 机构的等级 例 层次不同,没有共同语言 英 administrative levels (2)顺序,阶段 例 画面上呈现出丰富的层次 英 arrangement of ideas (in writing or speech)
- 19、層次: 层次céngcì (1) 机构的等级 例 层次不同,没有共同语言 英 administrative levels (2) 顺序,阶段 例 画面上呈现出丰富的层次 英 arrangement of ideas (in writing or speech)
- 20、躔次:日月星辰在运行轨道上的位次。
- 21、场次: 场次chǎngcì (1) 电影、歌舞、戏剧等演出的场数 英 number of showings of a film, play,etc.
- 22、超次: 1.亦作"超辰"。 2.谓越级提升。
- 23、迟次:迟留;停留。
- 24、齿次:叙长幼次序。
- 25、紬次:犹编次。
- 26、除次:设灵位祭奠。
- 27、出次: 1.为悼念死者而避开正寝,出郊外暂住。 2.出军驻扎。
- 28、八次: 古代庶子宿卫王宫之处。因在王宫之四方四隅,故云八。
- 29、频次: 频次píncì (1) 频率和次数 英 frequency
- 30、不次: 不依寻常次序。犹言超擢,破格。 书信结尾用语,意谓不详说。
- 31、差次:分别等级次序。
- 32、朝次:犹朝列。
- 33、此次: 这一星次。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分别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并认为岁星每年行经一个星次,为一岁终年。“此次”即指该年岁星行经的星次范围。 这一次,这一回。
- 34、怱次:仓促,匆忙。
- 35、衰次:犹衰序。
- 36、萃次:汇总并按次序编列。
- 37、大次:帝王祭祀﹑诸侯朝觐时临时休息的大篷帐。
- 38、待次: 1.依照次序,不躐等。 2.旧时指官吏授职后,依次按照资历补缺。 3.泛指候补者。
- 39、档次: 档次dàngcì (1) 按照一定标准分类排列的等级次序 例 在企业内部,要扩大工资差额,拉开档次 英 grade
- 40、道次: 1.途中。 2.路旁;沿途。
- 41、等次: 等次děngcì (1) 等级高低 例 产品按质量分等次 英 hierarchy
- 42、第次: 1.等级;次第。
- 43、递次:犹依次。
- 44、点次: 1.评点编次。 2.古代报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分五点,报点的回次称"点次"。
- 45、叠次:1.亦作“迭次”。2.犹历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周锡能伏闻天父皇上帝指出叠次真情,自知奸心难隐,果是天眼恢恢,真神难欺。”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既论清政府叠次上諭所云,试问鄂军起义之力,彰德高卧之力乎?” 3.曡次:屡次,多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案档案》:“经职父曡次推诚剴切劝导,晓以大义,各兵队等始亦颇为感动。”
- 46、顿次:驻扎。
- 47、番次: 1.依次。 2.分批轮流。
- 48、防次:防地。
- 49、非次:犹破格。指超迁官职。泛指不按常规﹑惯例。
- 50、分次: 1.分定等次或位次。 2.指分为几次。 3.星辰运行的度次。
- 51、焚次: 1.谓烧毁军队营房。表示决一死战,有进无退。
- 52、祔次:合葬的序列。
- 53、复次: 1.再度;又。 2.犹言其次。
- 54、副次:次要。
- 55、更次: 更次gēngcì (1) 古时用敲击更梆的次数来计算和划分夜晚的时间,一夜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英 one watch
- 56、功次: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
- 57、括次:搜求比次。
- 58、乖次: 指推历失闰造成的斗建与月名错乱。 错乱。 差异。
- 59、官次: 1.职守;官位。 2.官阶;官吏的等级。
- 60、馆次:犹馆舍。
- 61、贯次: 1.谓前后有序。
- 62、过次:超越次序;越级。
- 63、海次: 海边停船的场所。 谓海上作业的次数。
- 64、航次: 航次háng cì 1. 出航的次数。 英 the number of voyages or flights; 2. 渡河舰船航渡的次数。 3. 飞机、船舶出航的次序。 英 the sequence of voyages or flights;
- 65、行次: 1.五行的位次。封建统治者迷信阴阳家言,以为王者受命于天,以五行之德为运,水火木金土各有定位,并以五行生克来附会历代王朝的兴衰。 2.谓旅途暂居的处所。 3.谓行旅到达。
- 66、后次: 下次,下回。
- 67、话次:谈话之间。
- 68、回次: 1.量词。表示动作的次数。
- 69、汇次:犹汇编。
- 70、会次:朝会的时候。
- 71、积次:多次﹐累次。
- 72、其次: 其次qícì (1) 在时间、地点或次序方面邻接或紧接发生的 例 首先改革管理制度,其次再考虑人选问题 英 next (2) 然后就;随之立即就;接着又 例 先参观生产车间,其次参观幼儿园 英 then (3) 第二地 例 内容是主要的,形式还在其次 英 second;secondly (4) 次第在后的,较前差一等的 例 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例 其次伐兵。 例 其次利道之。——《史记·货殖列传》 例 其次教诲之。
- 73、集次: 1.编次﹔编辑。
- 74、季次: 1.公晳哀的字。春秋齐人,孔子弟子。《晏子春秋.问上六》:"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公晳哀字季次。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又《游侠列传序》:"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后用作贫贱不移之典。
- 75、齐次: 齐次qícì (1) 代数式中所有的项都同次的 英 homogeneous
- 76、家次: 字庭所受爵位秩禄的等次。
- 77、甲次:科举中试的等第。
- 78、架次: 架次jiàcì (1) 一架飞机出动一次。是计算飞机出动量的单位。如三机编队出动两次为六架次 英 sortie
- 79、漸次: 渐次jiàncì (1) 渐渐地;逐渐 英 gradually;increasingly;slowly;by degrees;by little and little;step by step
- 80、江次: 江边。
- 81、将次: 将次jiāngcì (1) 将要;就要 例 斜阳将次西沉 英 be going to
- 82、郊次:谓出居郊外。
- 83、校次: 校次jiàocì (1) 书稿、文章在出版前校对的次数 英 number of the proof
- 84、节次:逐次;逐一。 程序;次序。
- 85、阶次:等级次序。
- 86、介次:市亭之属。周代市官听讼之所。
- 87、今次:这回,这番。
- 88、进次:犹进驻。
- 89、久次:指年资长短。 久居鲁官次。
- 90、酒次:宴饮间。
- 91、居次:匈奴对单于女儿的称谓。
- 92、卷次: 书籍按卷分的次序。
- 93、爵次:爵位的等级。
- 94、考次:查考编次。
- 95、客次:接待宾客的处所。 客中的住处;客邸。
- 96、揆次:按照次序。
- 97、累次: 累次lěicì (1) 多次 英 repeatedly
- 98、類次:谓分类编次。
- 99、离次: 1.擅离职守。
- 100、厘次:整理编次。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次组词,次的组词,次字怎么组词,次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次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次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次字在中间的组词有94个,次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70个。
- 拼音cì
- 注音ㄘˋ
- 笔划6
- 繁体次
- 五笔UQWY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2) 同本义次,舍也。——《礼记·檀弓上》注楚师伐 郑, 次于 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泰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王次于 河朔。——《书·泰誓中》(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形容词(1) 第二,居其次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2) 又如:次从(然后;接着);次后(以后;续后);次早(第二天早上)(3) 副,贰 。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4) 属于质量差的 。如:次品名词(1) 顺序,等第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2) 又如:二次曲线;次序(依次排列的顺序);次第(顺序,次序)(3) 按物体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 。如:圆锥是二次曲线(4) ∶表示行动的回数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5) 又如:我回去过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块钱(6) 旅行时停留的处所 。如:旅次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