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竿城: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北。
  • 2、竿椟:犹竿牍。
  • 3、竿牍:书札。
  • 4、竿头:竹竿的顶端。比喻至高境界。
  • 5、竿网:一种有长竿的兜网。用以捕捉飞禽等。
  • 6、竿纶:钓竿和钓线。
  • 7、竿首: 1.竹竿顶端。 2.用竿悬首。
  • 8、竿子: 竿子gānzi (1) 竹竿 英 rod;bamboo pole
  • 9、竿蔗:即甘蔗。
  • 10、竿殳:竹杖。
  • 11、竿儿: 竿儿gān ér (1) 竹竿 英 rod;bamboo pole
  • 12、竿旌: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
  • 13、竿摩: 1.谓相逼近。 2.干求﹐请托。竿﹐通"干"。
  • 14、竿栧:竹篙和船桨。
  • 15、竿旟:古代仪仗中所用的旗饰。
  • 16、竿旄:揭旄于竿﹐以招贤者。引申为礼贤。
  • 17、竿杪:竿的顶端。
  • 18、竿累: 1.钓竿和钓线。
  • 19、竿木: 1.古代艺人借以在其上表演各种技艺动作的长竿。
  • 20、竿影:竖竿的影子。
  • 21、竿叉:叉竿。
  • 22、竿稍:鱼竿的“竿稍”指鱼竿第一节,拴线的地方
  • 23、竿球: 词语解释⒈  也称“顶球”。中国民间游戏。流行于高山族。球以藤丝或树皮编扎,大如瓜,轻如绵,画以五彩。游戏者每人持一根一米多长的竹竿,轮流用竹竿上端顶球,未能顶起而让球落地者输,罚以酒。亦可分队比赛。
  • 24、竿头步:比喻向至高境界前进的步伐。
  • 25、竿头一步:比喻更进一步。
  • 26、竿木逢场:意思是悟道在心﹐不拘时地。
  • 27、竿头日上:形容学业进步速度很快。
  • 28、竿头日进:比喻学问﹑技艺等不断上进。
  • 29、竿头直上:比喻进步很快。

竿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撑竿跳: 田径运动项目一种。运动员借助竿子支撑和弹力。以悬垂、摆体和举腿、引体等竿上动作使身体越过一定高度。撑竿跳高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
  • 2、刀竿节: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二月初八。这一天,男女老少身穿盛装赶来聚会。会场中央竖一刀竿。一壮年身穿红衣,绕竿唱歌跳舞后,跃上刀竿,脚踩刀刃,向上攀登,到顶点后鸣放鞭炮。此外还表演跳火海等节目。青年男女则聚集一起,举行对歌、荡秋千、丢烟包等活动。
  • 3、钓竿手: 1.钓鱼人。借指隐居者。
  • 4、箭竿白: 1.见"箭干白"。
  • 5、三竿日: 犹言日上三竿。谓时间不早。语本《南齐书•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
  • 6、上竿鱼: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与修《唐书》……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鲶鱼上竹竿耶?’”后以“上竿鱼”比喻羁身仕途、难以自脱的人。
  • 7、相竿摩:唐时俗语。谓以事求人。
  • 8、渔竿客: 1.指隐居者。
  • 9、缘竿戏:古代百戏杂技中的爬竿节目。亦称'缘竿戏伎'﹑'缘竿戏戏'。
  • 10、缘竿伎:古代百戏杂技中的爬竿节目。亦称'缘竿伎伎'﹑'缘竿伎戏'。
  • 11、竹竿哨:用竹竿报信警戒敌情的岗哨。
  • 12、一竿子: 方言。犹言一伙。
  • 13、百尺竿头: 1.桅杆及杂技长竿的顶端。 2.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 3.喻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4.佛教语。比喻道行达到极高的境界。
  • 14、百丈竿头: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已达极高的境界。
  • 15、苞苴竿牍: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 16、逢场竿木:喻偶尔凑凑热闹的人。语本《五灯会元.南岳让禅师法嗣.江西马祖道一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 17、撑竿跳高: 撑竿跳高chēnggāntiàogāo (1) 田径运动项目之一,借助长竿跳越障碍的技巧运动 英 pole vaulting
  • 18、上竿掇梯: 犹上树拔梯。
  • 19、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jiēgān’érqǐ (1) 揭:高举起。竿:旗竿,代旗帜。原形容秦末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时的情况,后即指武装起义 英 raise the standard of revolt;rise in rebellion;start a mutiny(revolt)
  • 20、立竿见影: 立竿见影lìgān-jiànyǐng (1) 竹竿立在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见成效 例 立竿见影,呼谷传响。——汉·魏伯《修同契》 英 be immediately effective;feel the results immediately;get instant results
  • 21、探竿影草: 1.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 22、斩竿揭木:犹言斩木揭竿。
  • 23、揭竿四起:意思是人民起义,出自汉·贾谊《过秦论》。
  • 24、一竿风月: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比喻忘却世事,在清风明月的美景下行乐。
  • 25、揭竿为旗: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 26、揭竿起义:揭竿,举竿;持竿,特指武装暴动。起义,仗义起兵。指军队反正,以从义师。举起竹竿当旗帜,指武装起义。
  • 27、揭竿斩木:陈胜,吴广起义,反抗暴秦。
  • 28、一竿子到底:  同“一竿子插到底 ”。
  • 29、八竿子打不着: 八竿子打不着bā gānzi dǎ bù zháo (1) 比喻远得不沾边 例 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友,想方设法要出去。——母国政《飘飞的大雪》 英 very distant
  • 30、一竿子插到底:  比喻办事直接彻底。也指越过中间环节,从上面直达下面。
  • 31、一竹竿打到底: 一直到底。常喻夫妻原配,白头偕老。
  • 32、一竿子捅到底:  同“一竿子插到底 ”。
  • 3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词语解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ǎi chǐ gān tóu gèng jìn yī bù ]⒈  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引证解释⒈  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争取更高的成就。引宋 朱熹 《答巩仲至书》:“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梁启超 《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麦喀士、赫胥黎 虽能难人,而不能解难於人,於是 頡德 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秦牧 《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造上的运用》:“运用这种手法表现的事物,往往能够比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3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词语解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⒈  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英make still further progress; make another step at the top of a pole hundred feet high;国语辞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ǎi chǐ gān tóu gèng jìn yī bù ]⒈  比喻到了极高的境地,仍须继续努力,求更大的进步。引宋·朱熹〈答巩仲至书〉:「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成语解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3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竿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把竿:杂技之一。攀援竹竿。
  • 2、爆竿:爆竹。
  • 3、标竿:悬有锦标之竿。 作为标记之竿。
  • 4、持竿:执持钓竿。指钓鱼。
  • 5、黐竿:竿头布黐用以粘鸟的竿子。
  • 6、垂竿:垂钓。
  • 7、戴竿: 杂技之一种。
  • 8、钓竿: 钓竿diàogān (1) 一根逐渐变细的细长杆,尖端系线用来钓鱼 英 fishing rod
  • 9、釣竿: 钓竿diàogān (1) 一根逐渐变细的细长杆,尖端系线用来钓鱼 英 fishing rod
  • 10、旛竿:悬旛的竿。
  • 11、幡竿:系幡的杆。
  • 12、炮竿:即爆竹,古代用以御敌。
  • 13、叉竿:带叉头的竿。
  • 14、刹竿:刹柱。寺前的幡竿。
  • 15、橦竿: 古代杂技中的爬竿。
  • 16、幢竿:旗竿。
  • 17、风竿: 1.风中的竹子。
  • 18、高竿:一种杂技的名称。人攀上竖立的长竿上做惊险动作,亦用以称此种杂技所用的长竿。
  • 19、篙竿: 篙竿,篙杆gāogān,gāogān (1) 〈方〉撑船的竹竿 英 punt-pole
  • 20、鸽竿:以鸽为饵,用以捕鹰的长竿。
  • 21、钩竿: 1.亦作"钩竿"。 2.兵器的一种。
  • 22、纶竿: 1.钓竿。
  • 23、滑竿: 滑竿huágān (1) 主要适于山区的一种交通工具,在两根长竹竿中间绷上竹片或绳索,上铺被褥,两人抬行 英 a kind of litter;sedan chair borne by two bamboo poles used in Sichuan province
  • 24、鸡竿: 1.亦作"鸡竿"。 2.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将作监供焉。"唐许浑《正元》诗﹕"高揭鸡竿辟帝阍﹐祥风微暧瑞云屯。"后用为赦罪之典。
  • 25、箭竿: 1.亦作"箭干"。亦作"箭簳"。 2.箭身。
  • 26、揭竿: 举竿;持竿。 特指武装暴动。 竖立旗竿。
  • 27、筋竿:泛指弓箭。
  • 28、旌竿: 1.亦作"旌干"。 2.旗竿。
  • 29、栏竿: 栏杆。
  • 30、联竿:方言。连枷。
  • 31、轮竿:一种钓竿。因装有收卷钓线的转轮,故称。
  • 32、马竿:套马杆。
  • 33、密竿:茂密的竹子。
  • 34、幕竿:张帐幕用的长竿。
  • 35、闹竿: 1.亦作"闹杆"。 2.一种悬挂各种玩具或诸色杂货的竹竿。古代货郎所用。
  • 36、拈竿:即黏竿。粘鸟的捕鸟竿。
  • 37、粘竿:顶端涂有黏剂,立在田野中捕鸟的竿子。
  • 38、拍竿: 1.古时战具名。置于兵车﹑战舰上,利用杠杆和滑车,遥掷石块﹑钉板﹑火种等物以打击敌方。 2.缘竿,爬竿。
  • 39、旗竿: 1.亦作"旗竿"。 2.悬挂旗帜的杆子。
  • 40、栖竿:一种顶端涂胶,用来黏捕飞禽﹑飞虫的长竿。
  • 41、枪竿:竖立的枪身。代指兵器。
  • 42、樯竿:船桅杆。
  • 43、青竿: 1.青竹钓竿。
  • 44、柔竿:指有弹性的竹竿。
  • 45、三竿:'三竿日'的省称。
  • 46、上竿: 1.谓干禄求进。 2.古代杂技名,似今之爬竿。
  • 47、朱竿:太常旗的红色旗竿。
  • 48、树竿:竖着竹竿。
  • 49、霜竿: 1.竹竿。竹的表皮有白色粉末﹐故称。 2.指所画之竹。
  • 50、踏竿: 1.踏跷。
  • 51、投竿: 1.投钓竿于水。谓垂钓。 2.丢掉钓竿。谓罢钓,借指出仕。相传吕尚钓于渭滨,周文王出猎相遇,与语大悦,同载而归,以为师。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又汉郅恽曾从郑次都隐于弋阳山中,渔钓甚娱,后举孝廉出仕。见《东观汉记.郅恽传》。
  • 52、望竿:悬挂酒旆的旗竿。
  • 53、危竿: 杂技的一种。长竿矗立,人攀其上以作表演。亦指演出时所用的长竿。
  • 54、桅竿:亦作'桅杆'。亦作'桅杆'。 船上挂帆的柱杆。
  • 55、文竿:以翠羽为饰之竿。
  • 56、衔竿:谓箭杆没入被射物体。形容箭射得很深。
  • 57、险竿:杂技名。爬上高竿﹐并在高竿上做各种杂技表演。
  • 58、牙竿: 牙旗的旗竿。
  • 59、一竿: 宋时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为“一竿”。
  • 60、义竿:犹义旗。
  • 61、鱼竿:钓竿。
  • 62、渔竿:钓鱼的竹竿。多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 63、舆竿:抬肩舆的竹竿。
  • 64、缘竿:古代百戏杂技中的爬竿节目。亦称'缘竿伎'﹑'缘竿戏'。
  • 65、斩竿:"斩木揭竿"的省称。
  • 66、执竿:谓垂钓。
  • 67、竹竿: 1.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 2.竹子的主干。 3.指竹子。
  • 68、走竿:古代百戏之一。演员行走在悬空的竹竿上,并表演各种动作。
  • 69、手竿:指不装绕线轮的钓竿。多用于淡水垂钓,长度一般为3~8米。
  • 70、爬竿: 爬竿págān (1) 一种体育或杂技的表演项目,沿着一根杆子向上爬动 英 pole-climbing (2) 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器械 英 climbing pole
  • 71、钓鳌竿: 1.唐人酒席间所行游戏用具。
  • 72、踩高竿:踩高跷。
  • 73、百尺竿: 1.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 2.高的旗竿。
  • 74、打枣竿: 一作《打草竿》。民间曲调名。明万历至崇祯间流行于北方。后传入南方,改名《挂枝儿》。
  • 75、金鸡竿:古代大赦时竖立的设有金鸡的高杆。
  • 76、龙画竿:天子仪仗队所执之戟。
  • 77、龙头竿: 即龙画竿。
  • 78、闹竹竿:即闹竿。
  • 79、敲竹竿:亦作"敲竹竿"。亦作"敲竹竿"。
  • 80、青玉竿:喻突兀的碧峰。
  • 81、日三竿: 见“日上三竿 ”。
  • 82、探水竿: 1.佛家喻指探测道行深浅之法。
  • 83、铁番竿: 1.指元代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铁幡竿岭上所树的铁旗杆。高数十丈。山下有铁竿渠﹐山洪暴发时﹐渠水泛滥。元时树此竿﹐以示镇压水患。
  • 84、鱼上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 85、草里旛竿: 1.比喻做人能屈能伸,窘困则屈,显达则伸。
  • 86、睹影知竿:睹:见;竿:竹竿。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比喻从侧面烘托可以显示事物
  • 87、更进一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略语。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一定高度后继续努力提高。
  • 88、红日三竿:太阳升起已有三竹竿之高。谓时光已晩。
  • 89、鲇鱼上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 90、日上三竿: 日上三竿rìshàngsāngān (1) 太阳距地平线有三竹竿来高,约为上午八、九点,形容时间不早,也形容起床晚 例 曈曈晓日上三竿,客向东风竞倚阑。——宋·苏轼《题潭州徐氏春晖庭诗》 英 the sun is three poles high—it’s late in the morning
  • 91、日出三竿: 日出三竿rìchūsāngān (1) 指日出已经很高,时间不早了 英 late in the morning
  • 92、日已三竿: 同“日上三竿”。
  • 93、斩木揭竿: 1.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语本汉贾谊《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94、鲁人执竿: 自作聪明的人经常是愚蠢的,做事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主张,要自己多动脑筋。
  • 95、鲁人持竿: 指做事不会思考。
  • 96、鮎鱼上竿: 上升艰难
  • 97、蓑笠纶竿:形容鱼翁钓鱼的样子。 也比喻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
  • 98、日晒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
  • 99、鲇鱼缘竹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 100、鲇鱼上竹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竿组词,竿的组词,竿字怎么组词,竿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竿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竿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9个,竿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5个,竿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 拼音gān
  • 注音ㄍㄢ
  • 笔划9
  • 繁体竿
  • 五笔TF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2) 同本义。竹子的主干竿,竹梃也。——《说文》籊籊竹竿。——《诗·卫风·竹竿》禁藏母拊竿。——《管子》竿殳之所揘毕。——张衡《西京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3) 又如: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古代艺人借以在其上表演各种技艺动作的长竿);竿殳(竹杖);竿首(竹竿顶端);竿头(竹竿的顶端)(4) 通“简”。竹简不离苞苴竿牍。——《庄子·列御寇》阳翟田望勤于竿牍……日发数十函不倦。—— 宋· 朱彧《萍洲可谈》(5) 又如:竿牍(指书信,古代用竹简书写,故称竿牍)(6) 特指钓竿 。如:垂竿;竿纶(钓竿与钓线)(7) 指竹篙 。如:竿枻(竹篙和船桨)量词(1) 计算长状物的单位,竹一根为一竿一径野花香袭体,数竿幽竹绿依依。——《西游记》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苏州园林》(2) 方言。用于抽旱烟约摸咂完一竿叶子烟的时候,…听见…有人朝房外跑走的脚步声。——《大波》动词(1) 以竿悬挂应元乘月黑,束槀为人,人竿一灯,立陴郳间。——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2) 又如:竿旌(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竿首(用竿悬首)(3) 通“干”。请托竿摩,谓相逼近也。今俗以事干人者谓之相竿摩。——《后汉书·董卓传》注(4) 又如:竿摩(干求,请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