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开头的词语
更多- 1、鞭板: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
- 2、鞭爆:鞭炮。
- 3、鞭背:古代薄刑之一。鞭打背部。
- 4、鞭毙:犹鞭杀。
- 5、鞭挞: 鞭挞biāntà (1) 鞭打;驱使 例 受到他那种特有的决心的鞭挞 英 whip;flog lash;castigate
- 6、鞭笞: 鞭笞biānchī (1) 用鞭子抽打 例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汉·贾谊《过秦论》 英 flog lash;castigate;thrash
- 7、鞭筴: 鞭筴biān cè (1) 马鞭子,也指用鞭子赶马 例 前有衔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之制(控制),后有鞭筴之威。——《荀子·性恶》 英 spur on;urge forward;challenge (2) 比喻督促 例 愿更加鞭筴,以成远大。——明·归有光《示庙中诸生》
- 8、鞭炮: 鞭炮biānpào (1) 爆竹 英 firecracker (2) 指成串的小爆竹 英 a string of small firecrackers
- 9、鞭鞘:鞭子末端的软性细长物,常以皮条或丝为之。
- 10、鞭声: 1.抽鞭的声音,指古代官员出行,衙役等执鞭驱令行人回避,以示官威。 2.策马扬鞭时的响声。亦借指征战。
- 11、鞭尸:鞭打尸首以雪恨,或对已死的人做严厉的批评。
- 12、鞭励:鞭策激励。
- 13、鞭棰: 1.鞭子。亦用作比喻。 2.鞭打。 3.比喻督促﹑勉励。 4.征服,控制。
- 14、鞭辟:鞭策;勉励。剖析,分析。
- 15、鞭梢:鞭子的末端。亦指鞭子。钢鞭 兵器 的前端。 建筑用的竹木尾梢。
- 16、鞭石: 1.《艺文类聚》卷七九引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 2.相传难留城(今湖北宜昌)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 17、鞭子: 鞭子biānzi (1) 通常由一个柄和鞭绳构成灵活运动的软杆,一种用来抽打的工具 英 whip;lash
- 18、鞭锏:鞭简。古代兵器名。
- 19、鞭扑: 1.亦作"鞭朴"。亦作"鞭扑"。 2.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 20、鞭痕: 鞭痕biānhén (1) 鞭子抽打留下的痕迹 英 whip scar;weal;lash mark
- 21、鞭辔: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
- 22、鞭擗: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也说鞭擗。
- 23、鞭弭: 1.马鞭和弓。 2.借指戎马生活。
- 24、鞭镫:亦作“鞭蹬”。亦作“鞭凳”。 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 借指马。 犹麾下、左右。
- 25、鞭春: 鞭春biānchūn (1) 口∶鞭打春牛以示迎春(旧时府、县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门前,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俗称立春为打春)。也称“打春” 英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 26、鞭击:鞭打。
- 27、鞭桶:圆桶状的鞭套。
- 28、鞭靴:鞭子和鞋子。借指寻常轻贱之物。
- 29、鞭挝: 1.鞭打。 2.古代兵器。
- 30、鞭行:竹根在地下延伸生长,谓鞭行。
- 31、鞭茁:初生的鞭笋。
- 32、鞭着:犹着鞭。比喻勉力﹑策励。
- 33、鞭帽:唐开元﹑天宝年间妇女骑马时戴的胡帽。
- 34、鞭楚:刑具。鞭子和刑杖。引申为鞭打。
- 35、鞭颩:谓用鞭子挥打。
- 36、鞭凳: 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
- 37、鞭叱:鞭挞呵斥。引申为驱使。
- 38、鞭简:鞭和简。古代兵器。
- 39、鞭箭: 1.一种放在竿上所缀铜环(溜子)中发射的箭。 2.宋代步兵的一种。
- 40、鞭拊: 1.亦作"鞕拊"。 2.鞭杖。古代刑罚之一种。
- 41、鞭杖: 1.亦作"鞕杖"。 2.古代刑罚之一。以鞭﹑杖责罚人。
- 42、鞭影: 1.马鞭的影子。 2.借指鞭策自己的事物。
- 43、鞭朴: 1.亦作"鞭朴"。亦作"鞭朴"。 2.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 44、鞭稍: 1.鞭梢。钢鞭的前端。 2.鞭梢。马鞭的末端。
- 45、鞭杀:古代刑名。用鞭打死。
- 46、鞭鼓:即应鼓。
- 47、鞭节: 1.有节的马鞭。 2.竹子的地下茎,状如鞭节,故称。
- 48、鞭杻:鞭子和手铐。泛指刑具。
- 49、鞭蹬: 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借指马。
- 50、鞭草: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后因以"鞭草"为尝百草﹑知性味的典实。
- 51、鞭捶: 1.鞭子。 2.鞭打。
- 52、鞭墓:语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鞭墓,谓以鞭击墓。意在鞭挞死者,报仇雪恨。
- 53、鞭牛:旧俗立春日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谓之"鞭牛"。
- 54、鞭杠:鞭抽棒打的刑罚。
- 55、鞭丝:马鞭。借指出游。
- 56、鞭笋:亦作“鞭笋”。竹子地下茎上横生的芽。见“鞭笋”。
- 57、鞭血:借指战争。
- 58、鞭弰:鞭梢。
- 59、鞭责: 鞭责biānzé (1) 用鞭子抽打并责备询问 英 lash and call sb. to account
- 60、鞭磔:鞭笞磔裂。
- 61、鞭缚:鞭笞捆绑。
- 62、鞭勒:比喻督促控制。
- 63、鞭蒲:蒲鞭。指蒲草做的鞭子。表示刑罚宽仁。
- 64、鞭抶:用鞭抽打。
- 65、鞭督: 1.谓鞭笞加以责罚。古代一种轻刑。 2.鞭策督责。
- 66、鞭靮:鞭子和马缰绳。借指随从效力。
- 67、鞭驱:比喻驾驭﹑驱驰。
- 68、鞭面:鞭打脸面。古代薄刑之一。
- 69、鞭警:马受鞭策而悚动。比喻受人督教而儆戒振奋。
- 70、鞭约:犹鞭辟。
- 71、鞭哨:赶车时鸣鞭吆喝的声音。
- 72、鞭呼:古代官员赴朝会时,武士执鞭呼叫示威戒警以驱赶行人。
- 73、鞭罚:鞭打惩罚。
- 74、鞭耻:谓施行鞭挞以羞辱之。引申为虐待﹑整治。
- 75、鞭毛:鞭毛(flagellum)长在某些细菌菌体上细长而弯曲的具有运动功能的蛋白质附属丝状物,称为鞭毛。
- 76、鞭策: 鞭策biāncè (1) 马鞭子,也指用鞭子赶马 例 前有衔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之制(控制),后有鞭策之威。——《荀子·性恶》 英 spur on;urge forward;challenge (2) 比喻督促 例 愿更加鞭策,以成远大。——明·归有光《示庙中诸生》
- 77、鞭打: 鞭打biāndǎ (1) 用鞭子抽打 英 thrash;flog lash;whip
- 78、鞭鐧:鞭简。古代兵器名。
- 79、鞭箠: 1.鞭子。亦用作比喻。 2.鞭打。 3.比喻督促﹑勉励。 4.征服,控制。
- 80、鞭托:江湖春点中的词语、黑话,指的是“打架”的意思。
- 81、鞭刑:鞭刑在中国历史中黄帝时代就已经存在,主要为奴隶、封建时期的刑罚。
- 82、鞭毛虫: 鞭毛虫(flagellate)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动鞭纲(Class Zoomastigophorea),是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的原虫,无色素体,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泌尿道、血液及阴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毛滴虫对人体危害较大。
- 83、鞭轰儿: 江湖春点中的词语、黑话,指的是“打雷”的意思。
- 84、鞭辟入里: 鞭辟入里biānpì-rùlǐ (1) 原指学习要切实。现常用来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也说“鞭辟近里”(里头) 英 trenchant;penetrating;incisive
- 85、鞭笞鸾凤:谓仙人鞭策凤鸾乘之以行。比喻闲逸﹑高雅的生活。
- 86、鞭打快牛: 鞭打快牛biāndǎ-kuàiniú (1) 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英 whip the fast and hard working-unfair punishment
- 87、鞭驽策蹇: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 88、鞭不及腹: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 89、鞭鸾笞凤:谓仙人鞭策凤鸾乘之以行。比喻闲逸﹑高雅的生活。
- 90、鞭辟近里: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也说鞭辟近里。
- 91、鞭约近里:犹言鞭辟近里。
- 92、鞭灵走石:丹溪黄初平,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修炼,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遂得相见,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初起往视之,但见白石而还。初平与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见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后因以"鞭灵走石"为神人叱石成羊的典故。
- 93、鞭擗进里: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也说鞭擗进里。
- 94、鞭辟着里: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也说鞭辟着里。
- 95、鞭长驾远:谓路途遥远。
- 96、鞭麟笞凤: 比喻闲逸﹑高雅的生活。
- 97、鞭丝帽影: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 98、鞭杆溜子:方言。雨天屋檐下接水槽中倾泻而下的水流。
- 99、鞭长不及:亦作'鞭长不及马腹'。
- 100、鞭辟向里: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也说鞭辟向里。
鞭中间的词语
更多>>- 1、三鞭酒:以三种雄性动物的生殖器泡制成的强身酒。
- 2、条鞭法: 即一条鞭法。 即一条鞭法。实行一条鞭法后所归并的各项赋役的总称。亦省称“条鞭 ”。
- 3、掌鞭的:指赶车或使牛耕田的人。
- 4、燃鞭炮: 传统年俗之一,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
- 5、扬鞭集:《扬鞭集》是一部诗集,刘半农作。
- 6、笞凤鞭鸾:比喻拷打善良无辜的人。
- 7、击鞭锤镫:谓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 8、蒲鞭示辱: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 9、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 10、一鞭先著: 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 11、一鞭先着: 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 12、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 13、执鞭坠镫:镫,挂在马鞍两旁供骑者踏脚的东西。执鞭坠镫指手持马鞭、放置马镫,表示追随左右、任由差遣的意思。
- 14、执鞭随镫:鞭:马鞭。镫:马鞍两边供脚登踩的东西。手执马鞭,跟随在马镫旁。比喻跟随左右,尽心效力。
- 15、掘墓鞭尸:挖开坟墓,鞭打尸体。形容凶恶或仇恨很深
- 16、祖鞭先著:喻奋勉争先或先占一步之意。
- 17、湿水鞭炮: 在粤语中称“湿水炮仗”,比喻事物或事情被严重的改变的,不可能产生原有的效果。
- 18、蒲鞭之政:蒲:香蒲。以香蒲作鞭子,柔软不能伤人。比喻官吏施行宽厚仁慈之治
- 19、祖鞭先着: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词目:祖鞭先着拼音:zǔ biān xiāo zhuó解释:比喻奋勉争先或先占一步之意.
- 20、伍员鞭尸:报怨泄愤。
- 21、一溜鞭光: 方言。形容行动迅速而连续。
- 22、投鞭断流: 投鞭断流tóubiān-duànliú (1) 中国前秦的苻坚进攻东晋时骄傲地说,我这么多的军队,把每个兵的马鞭子都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见于《晋书·苻坚载记》)。后用来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英 (of forces) numerous and powerful;with a strong army that,if the soldiers throw their whips into the river,it would be enough to stem the current
- 23、执鞭坠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
- 24、一鞭一条痕: 见“一棒一条痕 ”。
- 25、放下你的鞭子: 街头剧。集体作于1931年。“九一八”后,逃难入关的父女两人卖艺为生,女儿因饥饿昏倒在地,老父用皮鞭抽打女儿,迫她卖唱。观众某工人十分愤怒,夺下老父的皮鞭,加以指责。老父痛说根由,全场感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26、罢马不畏鞭箠: 词语解释⒈ 罢:同“疲”;箠:鞭子,这里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会走动。比喻极端穷困的人并不害怕严厉的法律和刑罚。
- 27、耕牛为主遭鞭杖: 1.民间传说:一位牧童在牧牛时睡着了﹐这时来了一只虎﹐牛急忙用角触醒牧童﹐牧童反以为扰了自己的清梦﹐怒而将牛鞭打。在元杂剧中﹐常作为恩将仇报的典实引用。
- 28、良马见鞭影而行: 词语解释⒈ 比喻有才智的人能闻风而动,自觉行事。
- 29、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词语解释⒈ 跑得快的马只要抽一鞭就能跑到底,爽快的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 30、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俗语,意思是抽一鞭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见影。
鞭结尾的词语
更多- 1、秉鞭:执鞭。比喻执政。
- 2、笞鞭:拷打。
- 3、赤鞭:即赭鞭。
- 4、吹鞭: 1.古乐器名。
- 5、电鞭:闪电。
- 6、法鞭:古代的一种刑具。
- 7、反鞭:方言。犹反扑。
- 8、钢鞭: 钢鞭gāngbiān (1) 古代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 英 steel mace
- 9、鼓鞭:犹挥鞭。
- 10、挂鞭:成串的小鞭炮。
- 11、后鞭: 《庄子•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后因以“后鞭”喻鞭策、激励后进。
- 12、火鞭:神话中指羲和驭日之鞭。
- 13、击鞭: 挥动静鞭,发出响声,使人肃静。静鞭,皇帝的仪仗之一。
- 14、加鞭:本谓打马快走,常以喻努力工作,加快进度。
- 15、教鞭: 教鞭jiàobiān (1) 教师在讲课时用来指点黑板、挂图等的细长棍儿 英 pointer
- 16、静鞭: 静鞭jìngbiān (1)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挥鞭发出响声,使人肃静 英 crack whips
- 17、浄鞭:古代帝王的一种仪仗,帝王驾临时,鸣之令人肃静。又称静鞭。用黄丝做成,鞭梢涂蜡,打在地上发出响声。
- 18、狂鞭:指迅猛生长的鞭笋。
- 19、蜡鞭:谓以蜡润鞭。比喻外美而中腐。
- 20、联鞭:谓并骑而行。
- 21、灵鞭:神人使用的鞭子。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塘﹐欲过海看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辄鞭之﹐皆流血﹐至今悉赤。阳城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如相随行。"后用以为典。
- 22、笼鞭:犹挥鞭。谓策马。
- 23、龙鞭: 帝王躬耕籍田所用牛鞭。
- 24、马鞭: 马鞭mǎbiān (1) 赶马用的鞭子,多用皮条编成 英 horsewhip
- 25、蛮鞭: 1.西南少数民族用以驱使牲畜的用具。
- 26、牛鞭: 牛鞭niúbiān (1) 公牛阴茎 英 pizzle
- 27、蒲鞭: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
- 28、丝鞭: 1.丝制的马鞭。 2.古代亦用作缔结婚姻的信物。 3.戏曲锣经。以鼓签连续急促地敲击单皮鼓,形成类似燃放鞭炮或撕布之声。多用以衬托念白和身段动作。武戏里最紧凑的对打,或单人连续耍刀花﹑枪花﹑棍花时,往往停下锣钹等打击乐器,单用丝鞭衬托。
- 29、笋鞭: 1.亦作"笋鞭"。 2.边笋;竹的地下茎。
- 30、条鞭: 见“条鞭法 ”。
- 31、铁鞭:即铁节鞭。
- 32、停鞭:谓驻足。
- 33、投鞭: 扔掉马鞭。借谓下马。 见“投鞭断流 ”。
- 34、先鞭: 先鞭xiānbiān (1) 占先一着 例 常恐祖生先吾着鞭。——《晋书·刘琨传》 例 首着先鞭 英 take precedence
- 35、响鞭: 响鞭xiǎngbiān (1) 使劲甩鞭子发出很响的声音 例 响鞭阵阵 英 a loud whip (2) 〈方〉炮竹,鞭炮 英 firecrackers
- 36、扬鞭: 挥鞭。
- 37、摇鞭: 1.挥动马鞭。多谓远行。
- 38、吟鞭:诗人的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 39、榆鞭:用以策马的榆树枝。
- 40、赠鞭: 1.《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魏寿馀到秦策动士会回晋。士会离秦时,秦大夫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杜预注:"策,马檛。"后即以"赠鞭"喻策马快行。
- 41、着鞭: 1.鞭打;用鞭子赶。 2.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 3.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 42、赭鞭:相传为神农氏用以检验百草性味的赤色鞭子。 古代用为驱邪之物。
- 43、征鞭:马鞭。因用其驱马行进,故称。
- 44、栀鞭:语出唐柳宗元《鞭贾》。用栀黄染的劣质鞭。比喻伪饰欺世的言行。
- 45、执鞭: 执鞭zhíbiān (1) 手拿鞭子 英 hold the whip (2) 举鞭为人驾车,表示景仰追随 例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赞》 例 执鞭随镫 英 act as a coach driver for someone (3) 指从事教学或教练工作 英 teach
- 46、制鞭: 1.刑具。带棱的生革皮鞭。
- 47、竹鞭: 竹鞭zhúbiān (1) 竹子的根茎 英 bamboo root (2) 手柄部分为竹子的鞭子 英 whip made of bamboo
- 48、箸鞭:驱马加鞭。意谓奋发向前。
- 49、祖鞭: 祖鞭zǔbiān (1)先着,先手。今表勤奋、争先之意 例 常恐祖生先吾着鞭。——《晋书·刘琨传》 例 智有过荣计,先求胜祖鞭。——何中《皮氏逸亭》 英 try to be first to the sth.
- 50、醉鞭:醉人手中的马鞭。
- 51、鸣鞭: 鸣鞭míngbiān (1) 抖动鞭子出声 例 鸣鞭走马 英 whip (2) 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也叫“静鞭” 英 (of ancient times' honour guard) whip to keep silent
- 52、光鞭:《犬夜叉》中杀生丸的空手技,由食指与中指发出,长度不限,亮绿色,可用于近距离和较远距离的攻击,对敌人造成伤害。
- 53、扎鞭:“鞭子”。
- 54、蛇鞭:蛇鞭即公蛇的生殖器官。
- 55、杨鞭:负责发改、经济、招商引资、科学技术、环保、贸易、企业、物价、统计、物资、质监、工管、安全、科协、工商联工作,并完成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其它工作。
- 56、皮鞭: 皮鞭píbiān (1) 原料皮或编条革制的粗鞭 英 whip (2) 用皮条做成的鞭子 例 怕挨他父亲的皮鞭的那个小孩 英 leather-thonged whip
- 57、长鞭:血族族长。
- 58、结鞭:形状像鞭,鞭炮之称由此而来
- 59、单鞭:中草药。为黄杨科植物东方野扇花的根。
- 60、霸王鞭:爆竹的一种﹐燃之声连串不绝者。 表演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棍﹐两端安有铜片。俗称连厢。 民间舞蹈。也叫花棍舞﹑打连厢。表演时一面舞动霸王鞭﹐敲击四肢﹑肩﹑背等﹐一面歌唱。 灌木状常绿植物。茎有五个棱﹐有成行的乳头状硬刺﹐开绿色小花。原产南洋群岛﹐在热带常栽培做绿篱。
- 61、不须鞭: 传说一种用马见愁兽皮制的马鞭。
- 62、赶山鞭: 1.威力巨大的神鞭。传说秦始皇筑石桥,欲渡海观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见《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引《三齐略记》﹑《太平御览》卷七三引《齐地记》。
- 63、接丝鞭: 1.相传为元时贵族招婚时的一种仪式。男方接受女方赠送的丝鞭,表示同意联姻。
- 64、九节鞭: 武器名。因以九节铁条联缀而成,故名。
- 65、七宝鞭: 以多种珍宝为饰的马鞭。
- 66、七节鞭: 1.武器名。以软钢制,连柄八节,鞭端以铁环圈之,不用时可首尾扣合,缠于腰际或肩上,故亦称软鞭。
- 67、千子鞭:号称一千响的鞭炮。
- 68、绕朝鞭: 1.见"绕朝策"。
- 69、熟靼鞭:软皮鞭。旧时用作刑具。
- 70、铁节鞭: 1.铁制驱马物。形如竹节。
- 71、仙人鞭: 仙人掌的一种,为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肉质,有纵行的棱,棱上有丛生的刺,花大,花瓣外面紫色,里面粉红色。供观赏。参见“仙人掌 ”。
- 72、小条鞭:指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地方政府额外的科派和私征。
- 73、杨柳鞭:柳树枝做的马鞭。折柳作鞭为古代春游的一种习俗。
- 74、一条鞭: 明代田赋制度。 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
- 75、着先鞭:比喻先人一步,处于领先地位。
- 76、执教鞭: 当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 77、祖生鞭:语出《世说新语.赏誉下》"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刘孝标注引晋虞预《晋书》:"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指祖逖)先吾着鞭耳。'"后因以"祖生鞭"为勉人努力进取的典故。
- 78、祖逖鞭:语出《世说新语.赏誉下》"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刘孝标注引晋虞预《晋书》:"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指祖逖)先吾着鞭耳。'"后因以"祖逖鞭"为勉人努力进取的典故。
- 79、醉垂鞭: 1.词牌名。调见宋张先词。参阅《词谱》四。
- 80、截镫留鞭: 唐·冯贽《云仙杂记•截镫留鞭》:“姚崇牧荆州,受代日,阖境民泣,抚马首截镫留鞭,以表瞻恋。”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亦省作“截镫 ”。
- 81、快马加鞭: 快马加鞭kuàimǎ-jiābiān (1) 比喻加快步伐,疾速前进 例 这一批成品是我们快马加鞭赶出来的 英 spur on the flying horse to full speed
- 82、马腹逃鞭: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 83、驱石神鞭: 指造桥的神奇技艺。
- 84、先我着鞭: 抢先;领先一步。 参见:先鞭 、“先著祖鞭 、
- 85、跃马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 86、着人先鞭:比喻做事情比别人抢先一步。
- 87、祖生之鞭: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 88、快马一鞭: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
- 89、猛着先鞭: 《世说新语》中卷下《赏誉》 词目:拼音:měng zhuó xiān biān解释:着,接触,挨上;先鞭:先挨上鞭子。表示争先理工或努力上进。
- 90、先吾着鞭: 《晋书.刘锟传》: 先吾着鞭,读音xiān wú zhuó biān,汉语成语,比喻他人比自己抢先一步,自己也要迎头赶上,争取后来居上。
- 91、走马扬鞭:骑着马走,挥着马鞭加速。
- 92、奋蹄扬鞭: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 93、策马扬鞭: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 94、为之执鞭:有所作为的学说。儒家主张作为,故指儒家学说。
- 95、先吾著鞭:比喻快走一步,占先一步
- 96、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词语解释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 ]⒈ 比喻言而有信。引证解释⒈ 比喻言而有信。引《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哥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国语辞典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jūn zǐ yī yán kuài mǎ yī biān ]⒈ (谚语)说话算话,不再反悔。也作「丈夫一言,快马一鞭」。引《金瓶梅·第五三回》:「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哥前日不要许我便好,我又与他每说了,千真万真,道今日有的了,怎好去回他?」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鞭组词,鞭的组词,鞭字怎么组词,鞭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鞭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鞭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8个,鞭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0个,鞭字在结尾的组词有96个。
- 拼音biān
- 注音ㄅㄧㄢ
- 笔划18
- 繁体鞭
- 五笔AFWQ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2) 同本义 泛指鞭子鞭,驱也。——《说文》其左执鞭弭。——《国语·晋语》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北市买长鞭。——《乐府诗集·木兰诗》骏马不劳鞭。——唐· 李白《赠友人》(3) 又如:鞭影(马鞭的影子。后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镫(马鞭与马镫);鞭弭(马鞭和弓)(4) 竹根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张蠙《新竹》(5) 又如:鞭笋(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笋)(6)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如:教鞭(7) 古代一种兵器 。如:三棱鞭;钢鞭;九节鞭动词(1) 打马。泛指鞭打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2) 又如:鞭牛(鞭打春牛以示迎春);鞭石(用鞭击石);鞭草(以鞭击草);鞭楚(用黄荆木条鞭打人)(3) 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罚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曰。——《史记·伍子胥列传》(4) 又如:鞭尸(以鞭抽打尸体。指严厉责罚已死的罪人);鞭墓(即鞭尸);鞭刑(古时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