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辟
拼音: | biān bì |
注音: | ㄅ一ㄢ ㄅ一ˋ |
鞭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鞭策;勉励。
剖析,分析。
剖析,分析。
引证解释:
⒈ 鞭策;勉励。
引《朱子语类》卷一〇四:“顾文蔚曰:‘且如公有谁鞭辟?毕竟是自要读书。’”
元熊禾《谢贡举启》:“虽曰有试而誉,但恐无实以副,某敢不益加鞭辟,无负甄陶。”
⒉ 剖析,分析。
引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龙谿语录》:“盖龙谿天分极高,故其悟入处极透彻,其与人言,层层鞭辟,真能开发神智。”
网络解释:
鞭辟
- 1、鲁迅先生的杂文鞭辟入里,深得春秋笔法的要义。
- 2、对这问题评论者很多,但以你的见解最是鞭辟入里。
- 3、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
- 4、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鞭辟入里。
- 5、这一系列针对目前社会风气的分析报导,篇篇鞭辟入里。
- 6、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论述,独只眼,鞭辟入里,使其他人望尘莫及。
字义分解
- 拼音biān
- 注音ㄅㄧㄢ
- 笔划18
- 繁体鞭
- 五笔AFWQ
- 五行水
(1)(名)鞭子;赶牲口的用具:皮~。
(2)(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钢~|竹节~。
(3)(名)成串的爆竹:~炮。
(4)(动)鞭打:~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