嶰竹
拼音:xiè zhú

嶰竹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产于嶰谷的竹。传说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以制乐器。见《汉书.律历志上》。后因以借指箫笛之类管乐器。

引证解释:

产于嶰谷的竹。传说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以制乐器。见《汉书·律历志上》。后因以借指箫笛之类管乐器。

唐黄滔《送君南浦赋》:“莫不捻嶰竹以凄楚,拨湘絃而激越。” 元杨维桢《春侠杂词》之七:“ 蜀琴声奏双鸳鸯, 嶰竹和鸣双凤凰。” 清王夫之《连珠》之一:“盖闻铜山虽应,瓦釜不鸣; 嶰竹非均,葭灰何感!”参见“ 嶰谷 ”。

网络解释:

嶰竹

  • 嶰竹,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指产于昆仑山嶰谷的竹。传说黄帝使伶伦取嶰谷之竹以制乐器。后因以借指箫笛之类管乐器。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è,jiè
    • 注音ㄒㄧㄝˋ,ㄐㄧㄝ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MQEH

    xiè

    1. 山涧;沟壑(有水称涧,无水称嶰):“穷浚谷,底幽嶰。”

    jiè

    1. 山名。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