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鮀之佞
拼音: | zhù tuó zhī nìng |
注音: | ㄓㄨˋ ㄊㄨㄛˊ ㄓ ㄋ一ㄥˋ |
词性: | 成语 |
祝鮀之佞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引证解释:
⒈ 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引《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晋书·王沉传》:“达幽隐之贤,去祝鮀之佞。”
明归有光《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孔子生於周末,褒史鱼之直,恶祝鮀之佞,思史之闕文,而称周公之训,其所感者深矣。”
网络解释:
祝鮀之佞
字义分解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9
- 繁体祝
- 五笔PYKQ
- 五行火
1.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祝福。祝寿。祝捷。祝辞。馨香祷祝。
2. 古代指男巫。
3.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祝融。庙祝。
4. 断:祝发(
)(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5. 姓。
6. 古同“注”,敷涂。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祝鮀之佞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