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儿
拼音:yī hé ér
注音:一 ㄏㄜˊ ㄦˊ

一合儿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会儿。

一块;一起。

一合。十龠为一合,常用“一合儿”形容少。

引证解释:

⒈ 一会儿。

元宋方壶《一枝花·妓女》套曲:“教那厮一合儿昏撒,半霎儿着迷。”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二折:“一合儿使我碎心,半霎儿忧我成病。”

⒉ 一块;一起。

元杨暹《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三出:“来日箇景阳鐘罢鸡人唱,一合儿同朝帝王。”

⒊ 一合。十龠为一合,常用“一合儿”形容少。参见“一合”。

元无名氏《焚儿救母》第一折:“忍冻饿谁怜儿命蹇,守孤贫争敢母亲忘,常则是半抄儿活计,一合儿餱粮。”

网络解释:

一合儿

  • 一合儿是一个词语,意为一会儿,一块;一起。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KF
    • 五行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