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书
拼音:xǐ shū
注音:ㄒ一ˇ ㄕㄨ

玺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

《国语·鲁语下》:“襄公在楚,季武子取卞,使季冶逆,追而予之璽书。”
韦昭注:“璽书,印封书也。”

⒉ 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病益甚,乃为璽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魏书·高聪传》:“今更造璽书,以代往詔。”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词:“闻道璽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
明陆深《俨山外集·传疑录上》:“世言三尺法者,盖用三尺竹简书法律。詔书谓之尺一,亦以一尺版书詔。囊封加璽,又谓之璽书。”

国语词典:

封以印信的文书。

网络解释:

玺书

  • 玺书是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书。古代长途递送的文书易于破损,所以书于竹简木牍,两片合一,缚以绳,在绳结上用泥封固,钤以玺,故称玺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IGY
    • 五行

    (名)帝王的印:玉~|掌~。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