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胶
拼音: | niú jiāo |
注音: | ㄋ一ㄡˊ ㄐ一ㄠ |
牛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牛皮胶。
引证解释:
⒈ 即牛皮胶。参见“牛皮胶”。
引《周礼·考工记·弓人》:“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
郑玄注:“皆谓煮用其皮或用角。”
孔颖达疏:“惟鹿用皮,亦用角,今人鹿犹用角,自餘皆用皮。”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云中之鹿胶, 吴中之鰾胶, 东阿之牛胶、漆姑汁,鍊煎并为重采,鬱而用之。”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过糊》:“凡糊,用麵觔内小粉为质,纱罗所必用,綾绸或用或不用。其染纱不存素质者,用牛胶水为之,名曰清胶纱。”
网络解释:
牛胶
字义分解
- 拼音niú
- 注音ㄋㄧㄡˊ
- 笔划4
- 繁体牛
- 五笔RHK
- 五行木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