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ǎn tǐ |
注音: | 一ㄢˇ ㄊ一ˇ |
词性: | 名词 |
掩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掩体
(1) 一种军事设施。供战斗人员、武器、车辆射击和隐蔽用的露天工事。如单人掩体、机枪掩体等
引证解释:
⒈ 遮蔽身体。
引明李贽《阿寄传》:“一嫗一儿,仅敝緼掩体而已。”
⒉ 军事上个体用的掩蔽工事。
引孙犁《白洋淀纪事·小胜儿》:“敌人冲到我面前,他跳出了掩体和敌人拼了死命。”
国语词典:
作战时用来掩蔽人员、装备等的工事。
网络解释:
掩体
- 1、城墙上几十个发布指令的士兵,将手中的赤旗挥动的哗哗作响,一见赤旗,城内的士兵和平民纷纷找掩体躲避。
- 2、这个洞就是世人所知道的“蜘蛛洞”,是纳米克家田里的一个小地下掩体。
- 3、目击者表示,他们袭击了总统宫殿和另外一个地方,总统官邸。联合国表示,巴博目前就居住在一个地下掩体中。
- 4、当地居民说,准军事人员在白沙瓦靠近清剿敌人军事行动的地带构筑了掩体,并乘坐车辆巡逻街道,车辆上配有机关枪。
- 5、有许多我称之为“火炮阵线”的炮兵阵地,连隧洞和掩体也没有。
- 6、躲在掩体里的敌人惶惶不可终日。
字义分解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掩
- 五笔RDJN
- 五行木
(1)(动)遮盖;掩蔽:~口而笑|~人耳目|~着怀(上衣遮盖着胸膛而不扣钮扣)。
(2)(动)关;合:~卷|虚~着房门。
(3)(动)〈方〉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了一下。
(4)(动)〈书〉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杀|~捕。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