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亭口
拼音:xuān tíng kǒu
注音:ㄒㄨㄢ ㄊ一ㄥˊ ㄎㄡˇ

轩亭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浙江绍兴城内,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就义之地。

引证解释:

⒈ 在浙江绍兴城内,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就义之地。

陶成章《浙案纪略·秋瑾传》:“贵福使山阴令李宗岳讯瑾,瑾无一语。翌晨殉义於绍兴轩亭口。”
柳亚子《浙游杂诗》之十六:“秋雨秋风无限意, 轩亭此日弔秋魂。”
自注:“绍兴龙山旅馆外为轩亭口,有秋侠成仁纪念碑。”

网络解释:

轩亭口

  • 轩亭口,自古以来一直是绍兴的闹市区,其位于府横街的东端与南北的“大街”(建国后易名为“解放路”)的接合处,形成丁字路口。因为古代已在此建有轩亭口,故得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xuān
    • 注音ㄒㄩㄢ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LFH
    • 五行

    (1)(形)〈书〉高:~昂|~敞|~朗。

    (2)姓。

    (3)(名)有窗的廊子或小房子(多用做书斋名或饭店等的字号)。

    (4)(名)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

    (5)(名)〈书〉窗户;门。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PSJ
    • 五行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