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人
拼音:tiáo rén
注音:ㄉ一ㄠˋ ㄖㄣˊ

调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 tiáo rén ] :

〈名〉调解纠纷的人。


[ diào rén ] :

〈动+名〉调动人员。


引证解释:

⒈ 周官名。负责调解民众之间的争端。

《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郑玄注:“难,相与为仇讎。谐犹调也。”
孙诒让正义:“古者不禁报讎,而有调和之令,此官主司察而治之。”

⒉ 称调解纠纷的人。

清黄宗羲《<庚戌集>自序》:“有明一代之文,论之者有二:以谓其初沿宋元之餘习,北地一变而始復於古;以谓明文盛於前,自北地至王李而法始亡。其有为之调人者,则以为两派不妨并存。”
老舍《茶馆》第一幕:“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⒊ 调弄人,戏弄人。

唐张鷟《游仙窟》:“梦中疑是实,觉后忽非真。诚知肠欲断,穷鬼故调人。”

国语词典:

本为周代官名。《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后代沿用指调解纠纷的人。如:「让我当个调人,这件事到此为止,就不要再生是非吧!」

网络解释:

调人

  • 调人,周时官名。负责调解民众之间的争端;称调解纠纷的人。
    • 1、另一,单靠取消“天价烟”来扼止从人类出现就有“行贿”“受贿”千年“顽疾”简直是痴人说梦!有人强调人民群众的监督力,会起到很大的防腐作用。
    • 2、只有一鸣闻言,他认做曹州府尚未调人,乃是与甄卫一鼻孔出气的,这事闹得大了,恐早晚间必有官兵到山。
    • 3、他强调人应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否则便是“非人也”。
    • 4、景观设计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连遵循自然辨证法。
    • 5、二是片面强调人的共性,漠视人的个性,忽视差异。
    • 6、脏象是以天人相应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突出人与天地相参。

    字义分解

    • 拼音tiáo,diào
    • 注音ㄊㄧㄠˊ,ㄉㄧㄠˋ,ㄓㄡ
    • 笔划10
    • 繁体調
    • 五笔YMFK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WWW
    • 五行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