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射
拼音: | lǐ shè |
注音: | ㄌ一ˇ ㄕㄜˋ |
礼射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上古礼仪之一。在一定的礼节要求下,依循乐声而射矢。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
引证解释:
⒈ 上古礼仪之一。在一定的礼节要求下,依循乐声而射矢。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 孙希旦集解谓礼射有四:一曰大射,二曰宾射,三曰燕射,四曰乡射。见孙希旦《礼记集解·射义》题解。
引《仪礼·乡射礼》:“礼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者,胜者又射,不胜者降。”
郑玄注:“礼射,谓以礼乐射也,大射,宾射、燕射是矣。”
《礼记·射义》“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唐孔颖达疏:“此一经明男子重射之义,以男子生三日射人以桑弧蓬矢者则有为射之志,故长大重之。桑弧、蓬矢者,取其质也,所以用六者,射天地四方也,所以礼射唯四矢者,示事有不用也。四矢者,象御四方之乱。”
《礼记·射义》“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唐孔颖达疏:“凡天子、诸侯及卿大夫礼射有三:一为大射,是将祭择士之射;二为宾射,诸侯来朝,天子入而与之射也,或诸侯相朝而与之射也;三为燕射,谓息燕而与之射。”
网络解释:
礼射
字义分解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禮
- 五笔PYNN
- 五行火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