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止
拼音:lì zhǐ
注音:ㄌ一ˋ ㄓˇ

戾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来到。

引证解释:

⒈ 来到。

《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毛传:“戾,来;止,至也。”
晋潘岳《藉田赋》:“大君戾止,言藉其农。”
唐任华《寄李白》诗:“及余戾止,君已江东访元丹,邂逅不得见君面。”
严复《论世变之亟》:“乃一旦有数万里外之荒服岛夷,鸟言夔面,飘然戾止,叩关求通。”

国语词典:

来临、来到。《诗经.鲁颂.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旗,其旗茷茷。」《文选.王兰栖.头陁寺碑文》:「金粟来仪,文殊戾止。」也作「莅止」。

网络解释:

戾止

  • 戾止
  • 读音:lizhi
  • 解释:
  • 1, 到来。
  • 出处:《诗经.周颂.有瞽》:“我客戾止,永观厥成。”(止:语气词。)朱熹《乙卯八月晦日浮翠亭次叔通韵》:“群贤亦戾止,共此一日闲。”
  • 2, 穷尽,止境。
  •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至今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DI
    • 五行

    (1)(名)罪过:罪~。

    (2)(形)乖张:暴~|乖~。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HHHG
    • 五行

    (1)(动)停止:~步|~境。

    (2)(动)拦阻;使停止:~痛|~吐|~泻|~血。

    (3)(动)(到、至……)截止:至今为~。

    (4)(副)仅;只:~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