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
拼音: | pǔ lǔ shì |
注音: | ㄆㄨˇ ㄌㄨˇ ㄕˋ |
词性: | 名词 |
普鲁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列宁概括的农业资本主义化的两种方式之一。与“美国式道路”相对。特点是政府通过改良措施,使农奴制的地主经济缓慢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大农场。以19世纪中期的普鲁士最为典型,故称。
- 1、条约还特别规定要德国解散延续数百年的“普鲁士军官团”,该组织一直被认为是普鲁士精神的象征。
- 2、为了看上第七轮比赛,她们不惜一切,把车驶离高速路,来到宾夕法尼亚州普鲁士王市一个脏乱的汽车旅馆,赶上了最后三局。
- 3、随着普鲁士占领法国,德法资产阶级通力合作,巴黎公社最后被联合的力量绞杀了。
- 4、也就是说从西普鲁士地区一直到爱沙尼亚地区长达一千多海里的海洋线还没有一个港口,南岸的商人主要的中转基地是位于瑞典的哥得兰岛。
- 5、六万普鲁士人于二月入侵了丹麦。
- 6、但是奥地利并无真心实意实现德意志的统一,这样,统一的旗帜就落到普鲁士的手里了。
字义分解
- 拼音lǔ
- 注音ㄌㄨˇ
- 笔划12
- 繁体魯
- 五笔QGJF
- 五行火
1.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3.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4. 姓。
与普鲁士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