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理
拼音:miàn lǐ
注音:ㄇ一ㄢˋ ㄌ一ˇ

面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脸上皮肤的纹理。 2.方言。当面评理。

引证解释:

⒈ 脸上皮肤的纹理。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善建》:“肌肤润泽,面理有光。”

⒉ 方言。当面评理。

楚剧《葛麻》第二场:“你是个读书人,你就与他面理,他有来言,你有去语嘛!”

网络解释:

面理

  • 又叫叶理、剥理,是见于手标本和露头范围内的岩石中的透入性面状构造。一般指变质一变形成因的次生面理(也称剥理、叶理),包括劈理、片理、片麻理等。也可用于任何一类岩石中平行排列的结构面或构造面的一般术语,如板岩中的劈理或变质岩中的片理,此术语常用于变质岩石。
  • 字义分解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