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则
拼音:píng zé
注音:ㄆ一ㄥˊ ㄗㄜˊ

平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引证解释:

⒈ 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周礼·夏官·大司马》:“均守平则,以安邦国。”
郑玄注:“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则,法也。”
孙诒让正义:“刘台拱云:‘平则,所谓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案刘説是也。此则与《大宗伯》‘五命赐则’义同,即《大司徒》土均之法也。”

网络解释:

平则

  • 平则,使法则公平。谓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质美恶制定征收税赋的标准。
  • 字义分解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 拼音
    • 注音ㄗ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JH
    • 五行

    (1)(名)规范。

    (2)(名)规则。

    (3)(动)效法。

    (4)(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5)(连)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6)(连)表示转折关系的词。

    (7)(连)表示肯定判断的词。

    (8)(连)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前后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