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奏
拼音:shū zòu
注音:ㄕㄨ ㄗㄡˋ

疏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
指奏章上达。

引证解释:

⒈ 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

《后汉书·张奋传》:“臣蒙恩尤深,受职过任,夙夜忧惧,章奏不能敍心,愿对中常侍疏奏。”
李贤注:“疏,犹条録也。”

⒉ 指奏章上达。

《明史·浦鋐传》:“杨爵以直諫繫詔狱, 鋐驰疏申救……疏奏,帝大怒,趣緹骑逮之。”

网络解释:

疏奏

  • 疏奏,读音shū zòu,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奏章上达。
  •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HYQ
    • 五行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 拼音zòu
    • 注音ㄗㄡ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WGD
    • 五行

    (1)(名)演奏:合~|~鸣曲|~国歌。

    (2)(名)发生;取得:~效|大~奇功。

    (3)(名)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本|~功|~疏|~闻|~议|~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