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懈
拼音:shū xiè
注音:ㄕㄨ ㄒ一ㄝˋ

疏懈的意思

词语解释:

疏懈shūxiè

(1) 疏忽松懈

他工作一直认真,一点不疏懈
careless and sluggish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疎懈”。亦作“踈懈”。

⒉ 怠慢。

《后汉书·班超传》:“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宋司马光《与范尧夫经略龙图书》:“怱怱事多,久不修报,明恕必察,其非疎懈也。”
明冯梦龙《智囊补·胆智·班超》:“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踈懈, 超谓其官属曰:‘寧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方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⒊ 疏忽松懈。

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一部书做得无论怎样好,总不免有些毛病,因为作者的精神,总不免有疏懈的时候。”

网络解释:

疏懈

  • shūxiè
  • [careless and sluggish] 疏忽松懈
  • 他工作一直认真,一点不疏懈
  •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HYQ
    • 五行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 拼音xiè
    • 注音ㄒㄧㄝ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NQEH
    • 五行

    (形)松懈:~怠|无~可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