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才
拼音:shí cái
注音:ㄕˊ ㄘㄞˊ

识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识才shícái

(1)识别,发掘有才能的人

识才善教
know the talent

引证解释:

⒈ 识见及才能。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论》:“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网络解释:

识才

  • 识见及才能
  • 识才
  •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论》:“予既奇 逊 之谋略,又叹 权 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 1、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是知识就是力量,而是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 2、随着导游“资格证书”及“等级证书”制度的实施,广大导游员只有认真钻研业务知识才能满足旅游大众对导游讲解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
    • 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正因为广大农村对文化科技卫生的需求如饥似渴,青年学生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才会在那里产生更大效益。
    • 4、她谢媛是个优秀人才不假;但若无当初市委领导慧眼识才向报社推荐;而报社领导又解放思想,敢于将可造之材,放在改革开放和斗争一线,让其经风雨见世面。
    • 5、诸葛亮被黄承彦考来考去,显示出学识才华,但他爆料自己女儿非常丑。
    • 6、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果实的人。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zhì
    • 注音ㄕˊ,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KWY
    • 五行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TE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