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次
拼音:nián cì
注音:ㄋ一ㄢˊ ㄘˋ

年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年龄的顺序。

引证解释:

⒈ 年龄的顺序。

《汉书·谷永传》:“平阿侯谭年次当继大将军凤辅政。”
《梁书·武帝纪中》:“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

国语词典:

指出生的年分。

如:「我们属同一年次,目前刚好满二十岁。」

网络解释:

年次 (日期换算)

  • 年次
  • 年次,就是指出生年,以民国算。如民国六十年生的人,就是六十年次。现在通称六年级。民国七十年生的,就是七十年次,也称七年级。
  • 年次和公元的换算
  • 西元(公元)一九一一年八月十九日(即辛亥十月十日)革命军发动武昌起义,这场战役不仅为中国政局开创新里程,也替中华民族展开新页,因此每年的十月十日订为「国庆日」. 台湾现在还用中华民国纪年。所以,年次+11就是公元多少年。
  • 年次 (词语)

  • nián cì ㄋㄧㄢˊ ㄘㄧˋ
  • 年次:指年龄的顺序。
  • 字义分解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HFK
    • 五行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 拼音
    • 注音ㄘ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QWY
    • 五行

    (1)(名)次序;顺序:依~进行。

    (2)(数)第二:~日。

    (3)(形)质量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间:襄~。

    (6)(名)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