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
拼音:xī hé
注音:ㄒ一 ㄏㄜˊ

羲和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羲氏和和氏的并称。传说尧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
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
3.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太阳的母亲。
4.代指太阳。
5.王莽时主掌全国财赋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羲氏和和氏的并称。传说尧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⒉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

《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天文训》:“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
原注:“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御之。”

⒊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太阳的母亲。 《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 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渊。

羲和者, 帝俊之妻,生十日。”

⒋ 代指太阳。

《后汉书·崔駰传》:“氛霓鬱以横厉兮,羲和忽以潜暉。”
李贤注:“羲和,日也。”
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餘耀。”

⒌ 王莽时主掌全国财赋的官吏。

《汉书·王莽传中》:“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
《后汉书·鲁恭传》:“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

国语词典:

称唐虞时掌历法之官羲氏及和氏。

网络解释:

羲和 (中国古代神话的太阳女神)

  • 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
  • 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确地承担了文化的功能载体,并集中表现在古诗词文化环境中的运用上。
  • 中国部分学者认为:羲和、常仪是通为一人,“羲和、常羲,亦同一人名,同一故事之变也”。因此,羲和也是一位日月女神。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UGTT
    • 五行

    (名)姓。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KG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