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荡子
拼音:làng dàng zǐ
注音:ㄌㄤˋ ㄉㄤˋ ㄗˇ

浪荡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浪荡子làngdàngzǐ

(1) 行为放荡、不务正业的青年

rounder;dissipater;rakehell

引证解释:

⒈ 行为放荡不检的青年。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一章:“一个浪荡子的贵族少年,娶了平民中一个‘志行纯洁’的女郎。”
丁玲《团聚》:“谁知这公子却是一个最坏的浪荡子。”

国语词典:

贪恋玩乐,不务正业,行为不检点的人。

如:「他是我们村子里有名的浪荡子,父母亲都禁止我们和他来往。」

网络解释:

浪荡子 (词汇)

  • 浪荡子,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 làng dàng zǐ,指任意胡为,不务正业的富家青年。另有引申于法语“Flaneur”一词所指19世纪巴黎城里有钱财支撑而无须劳动的人士。
  • 浪荡子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于连当时已经成了个浪荡子,懂得巴黎的生活艺术。他对德拉莫尔小姐刻意地冷淡。
    • 2、然而,假设这个借钱的地主丙是一浪荡子,他以土地作抵押借来的钱不是用于增加他的财产,而是挥霍浪费掉,用于声色犬马之。
    • 3、要换做以前,罗念桐还是浪荡子的时候,他肯定会不顾一切的想方设法把这样的尤物勾引到手,可是现在,他一心系在可可身上,五内如焚,完全没有半点欲。
    • 4、以后不许去妓家院里闲逛,没得跟着那班眠花宿柳的浪荡子学坏了!
    • 5、这时的商贩、赌徒、流娼及浪荡子弟们,纷纷跟着戏班到处流窜,许多流氓地痞,恶棍无赖,也要在此期间弄够一年的吃喝。
    • 6、写文章,哼!听说这家伙以前是个斗鸡走狗的浪荡子,没想到现在浪子回头,附庸风雅起来了。

    字义分解

    • 拼音làng
    • 注音ㄌㄤ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YVE
    • 五行

    1.波浪:风平~静。乘风破~。白~滔天。

    2.像波浪起伏的东西:麦~。声~。

    3.没有约束;放纵:放~。~费。

    4.逛:到街上~了一天。

    5.姓。

    • 拼音dàng
    • 注音ㄉㄤ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INR
    • 五行

    (1)(动)摇动:~桨。

    (2)(动)洗涤;清除:涤~。

    (3)(动)放纵、不受拘束:放~。

    (4)(动)走来走去;无事闲逛:游~。

    (5)(名)浅水湖:芦花~。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